本报记者 郝凌峰 通讯员 高占峰
正值“三夏”大忙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深州市张家庄村的田间地头,只见一台台“大联合”收割机前脚刚走,一台台大型农机便开进农田,在田间往来穿梭,身后还不断吐出一捆捆整齐的麦秸,紧接着又有农用车逐捆装车运走。
“如今,村里的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给咱们收麦子,还负责回收麦秸,咱农民既省钱又省事,这一季俺就省下1500多元的机耕费。”种粮大户张国正高兴地说。
张家庄是该市王家井镇的一个传统农业村,全村400多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往年“三夏”时节,村民们为赶农时,往往将多余的麦秸堆弃到路旁、沟渠边,有的甚至一烧了之,既阻碍交通、排水,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带来了安全隐患。“秸秆本身就是一种能源,如果能综合利用,就能变废为宝。”几年来,农机大户、老村干部张树安秉承这一理念,积极探索回收秸秆的新途径,设法为乡亲们解决这一难题。
张树安的想法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镇政府的农技员还经常帮他查资料、出点子、找关系。经过不断努力,张树安最终与邢台南宫、沧州吴桥等周边几家秸秆发电厂签订了秸秆收购协议。为真正服务于民,让乡亲们减少投入,张树安还牵头成立了徐章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了秸秆拾捡打捆机等设备,并采取“免费收庄稼、义务收秸秆”的模式,给乡亲们收获庄稼的同时回收秸秆,再将秸秆运送到秸秆发电厂用于发电,从而构建起一条“电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产业链条,让乡亲们往日的挠头货变成了“香饽饽”。
据了解,近年来,张树安的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受到了郝庄村等邻村村民的欢迎,服务范围达2000亩以上,年回收秸秆800多吨,为农户年节省投入30多万元。张树安的服务模式也成为各地关注学习的热点,来自河北邢台、邯郸以及山东等地的秸秆电厂负责人、农机大户先后多次来这里参观。张树安说:“老百姓种地不容易,咱就是想法给乡亲们办点事,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13/18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