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张杰
为探索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应对策略和有效途径,并结合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平谷区提出了拓宽山区农民增收渠道的发展建议,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山区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促进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更清楚、更直观、更深入地摸清山区发展现状,从中分析山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全区三个纯山区乡镇和四个平原乡镇的农民收入、生产资源、收入来源、文化程度、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山区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人均有效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缺少专业技术;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四是政府投入力度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五是保险参保率低,治病、上学花费较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建立劳务输出组织。从思想意识上,积极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克服存在的“等、靠、要”依赖心理和狭隘的满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专业技能上,有针对性地举办市场需求量大的现代农业科技、建筑、餐饮、家政服务、园林绿化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就业能力;从拓宽收入渠道上,建立劳务输出组织,摸清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搭起山区农民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增加对山区的投入。首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加大对山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其次,继续推行小额信用贷款政策,逐步降低贷款门槛,支持农户发展种、养、游等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开发沟域经济。在山区现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黄松峪、熊儿寨、南水峪等沟域实行统一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根据各个沟域特点,发展符合实际和长远规划的项目,突出特色,实现优势互补、立体开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避免农产品低层次开发、旅游项目千篇一律,导致恶性竞争。比如在果品产业发展上,要根据各自特点分类发展,开发特色果品;在旅游项目发展方面,要分别发展适合观光修学、健身疗养、运动探险、农事体验的项目,形成宜静宜动、劳逸结合、风格各异的旅游格局,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结构人群的需求,促进统筹协调发展。
深入开发民俗旅游,促进产业升级。建立民俗旅游标准体系,在市级民俗村建立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在餐饮、食品加工、商品采购、特色种植养殖、质量检测、食品安全等环节实行合作组织专业分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充分挖掘农民致富的潜力,增加致富渠道;深入开发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大力推广民间特色工艺,如太后剪纸、熊儿寨葫芦烫画、金海湖风筝、刘家店灯笼制作和桃木制品开发等,使之成为特色旅游商品;在重点公路沿线和景区附近,建设规范的农产品、旅游产品集中销售区。
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山区山场、果园面积巨大,但都处于分散经营,不能集中发挥资源优势。成立山区土地流转专门机构,搭建流转平台,建立配套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实现土地有效流转,解决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及地树分离等问题;充分发挥资源、生态优势,与市场要素对接,吸收外来投资落地;按照区域布局,建设山区特色经济,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观光采摘园区、旅游景区及山区开发等项目。
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发展以农民为主体自主组建的、与区域特色产业联结紧密的、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土地流转、民俗旅游、生产生活服务、民间特色工艺品开发、金融服务等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合作组织不断丰富合作内容,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从提供生产互助、加工、运销等单项服务,向实行全面综合专业服务发展。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后顾之忧。农民因病、因残致贫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农村医疗、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覆盖面及报销比例,通过较大力度减免、补贴等方式,使其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9/18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