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田间作示范 地头出点子


    本报记者 高文

    “你还得在覆膜上再多扎几个孔,要不然秸秆发酵出的养分作物不能充分吸收!”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村,祁俊峰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但还是被包头市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其日格一眼挑出了毛病。春耕时节,众多这样的“科技顾问”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田间地头。

    在干旱、半干旱土地上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核心农技、培训农民正确操作农技是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为了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内蒙古于今年4月初启动“1+1+1技术服务模式”,由自治区1名首席专家、盟市1名专家、旗县1个推广团队组成服务团队,深入到每个嘎查(村)的田间地头,着力推广因地适宜的农业技术。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走进设施大棚操作现代化设备,对农民来讲是一个挑战和转型,其中困难很多,这就需要农业主管部门加大推广和培训力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赵存才说,今年内蒙古将组织1万名科技人员下乡,采取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四级联动。自治区围绕重点产业组建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设施园艺、草牧场保护建设、奶牛、肉牛、肉羊、绒毛用羊、旱作农业、渔业、农机12个自治区级科技服务团,共计200人,负责全区巡回指导、培训基层科技骨干。

    玉米晚播照样可实现增产目标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是巴彦淖尔市农民的春耕农谚。

    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是内蒙古的主要粮食产区,也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小麦主产区,这几年当地的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05万亩。要想实现粮食增产10亿斤的目标,运用科技提高单产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记者在临河区双河镇看到,大田里的小麦绿油油的一片,胜利村的农民正在使用“玉米覆膜精量播种机”在麦田里套种玉米。“使用这一台机器,一个人操作,两个人协助,可以让翻土、覆膜、播种、施肥同时进行,40亩地一天就可以播完。”正在现场指导春耕工作的临河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韩成介绍说。

    今年2月以来,当地的气温比往年低了1℃~3℃,导致春播时间比去年推迟了一周左右。那么这会不会对未来巴彦淖尔的粮食产量产生影响呢?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总农艺师李登云告诉记者,玉米播种晚,出苗也会相对较晚,这样会增加在生长关键期遭遇早秋霜冻的可能性。不过,可以通过后期对浇水施肥时间和比例的调控让玉米的生长赶上正常的“进度”。技术运用得当,就可以改变天气对生产的影响。使用“玉米覆膜精量播种机”,可一次播种四垄,土地地膜覆盖率由50%提高到80%,亩产平均达到2000斤以上,每亩至少增产300斤,按今年全市计划推广10万亩,可增产玉米3000万斤以上。

    韩成介绍说,春节过后,临河区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由过去的以乡集中培训转变为以村为单位培训,扩大了培训覆盖面,同时采用多媒体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培训效果。区推广中心还筛选了5项重点适用技术,编辑成书,春播前发放到全区5万农户手中。

    

    间作套种技术使效益双增

    为提高粮食产量、农民种粮积极性,巴彦淖尔市还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了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小麦套种晚播玉米。巴彦淖尔市农科院院长温埃清介绍说:“套种技术并不是一项特别新的技术,在一块地里,种几行小麦再种几行玉米,这样一组一组交替播种,能提高光能、地力和肥力的利用率,提高产量。以往农民会将小麦和玉米同时播种,我们经过试验发现玉米比小麦晚播种一段时间,效果会更好。但是农户担心播种晚了会赶上霜冻,收成会担风险。”温埃清说,为了推广这项技术,除了定期组织培训,巴彦淖尔市农科院的研究人员还从农民那里租上几十亩地,自己进行小麦套晚播玉米的示范,请农民到田里来看实实在在的效果,再给大家讲什么时间播种最合适,效果最好。看到了效果,农民也就愿意自己来实践了。不仅是玉米,到现在,全市小麦套种其他晚播作物已经应用得相当广泛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和提高了粮食亩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小麦 大棚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