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健 郑可欢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座人口结构倒挂的城市,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1:3.5,农民工是东莞人群结构的主体。从2007年东莞将“新莞人”作为对在莞农民工的正式称谓以来,到2011年东莞成为文化部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莞在加强“新莞人”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其融入城市的脚步从未停过。长久以来,东莞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农民工文化工作,保障充足的资金,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工文化服务模式,使众多来东莞务工的“新莞人”在这片经济沃土上共享文化鲜花。
搭好平台聚人气
农民工想要融入一个城市,亲身参与当地的公共活动尤为重要。近年,东莞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进城务工的“新莞人”和市民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权益。
目前东莞市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10个,各类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769个,形成了市、镇(街)、村(社区)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011年,为更好地满足新莞人的公共文化需求,市镇两级财政共投入3.9亿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了全市镇(街)文化场馆全部达标升级、全市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建成了文体广场、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86.05万平方米。
文体广场是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位于东莞市南端的长安镇,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有大大小小的广场20余个,一些大型广场每年至少举行3次大型文化活动和不低于10次的常设性文化活动,广场成为农民工的旅游、休闲、社交、学习场所,成为城市一个开放的“客厅”。
2006年以来,拥有近50万名新莞人的塘厦镇策划开展“越唱越红”歌唱大赛,比赛实现零门槛,众多农民工因此踏上了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舞台。“越唱越红”走进各个文化广场,也为广大农民工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过去六年,“越唱越红”已经成为了塘厦镇的特色文化品牌之一,更赢得了“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的美誉。
企业参与如添翼
新莞人大多集中分布在企业,推动新莞人文化建设,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2004年,东莞市就开始对各类企业开展每两年一次文化建设考评,考核指标涵盖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保障措施落实等,通过申报培养、实地验收、挂牌表彰等工作,对企业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定级评定和激励鼓励。
政府的引导和激励对企业自主性的调动起到标杆立影的作用,在很多企业内部,博物馆、阅览室、阅报栏已经成为新莞人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保障。有些企业还积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员工素质提升体系,开展各类知识更新、职业技能培训等满足新莞人的文化需求。
长安镇的长安品质电子厂有农民工2000余人,该厂用于文体娱乐设施方面的资金,高达600多万元。除了开设阅览室、开展英语培训,企业还为员工安排了100余台计算机,使员工有机会学习打字、使用网络等等。在企业眼里,员工不是打工机器,而被鼓励自我增值的“学生”。正如老板李同乐所言:“我这不仅是一个工厂,还是一所社会大学。员工们除了工作养家,还在这学知识、学技术、学本领,以及做人的道理。”
栽下梧桐引凤凰
2011年,广东省多个劳务工输入大市试行积分入户政策,东莞市是其中之一。而2010年东莞市便出台了《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实施方案》,鼓励新莞人的文艺创作,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为了解决文艺创作者作品出版、展出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东莞每年设立500万元的文学艺术创作奖励专项资金。一大批文坛新莞人以这种方式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在省内和全国文艺界崭露头角。获得“人民文学奖”的打工诗人郑小琼,正是因为这样的扶持,顺利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夜晚的深度》。
像郑小琼这样幸运的新莞人不在少数。在长安镇工作生活15年的湖北籍农民工洪湖浪,根据自己打工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纪实长篇小说《牛小米外企打拼记》,实现了网络连载、出版发行纸质图书、成功卖出影视版权。2010年,打工作家王十月因作品《国家订单》获鲁迅文学奖,并获得了东莞市政府20万元的奖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12/18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