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效益农业就在我们身边”


    本报记者 刘艳涛

    作为丘陵山区的重庆市,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差,且灾多灾重,粮油生产的难度可想而知。解决3200万人的“口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效益农业,是重庆市粮油生产的重要原则。

    当前粮食生产普遍面临着“怎么种粮”、“为什么种粮”、“谁来种粮”的问题。如何在丘陵山区实现粮食产销平衡,提升粮油产业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庆广大农村进行了积极探索。

    创新粮油生产的分工合作与利益分配机制

    重庆市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粮食生产副业化、生产方式粗放化、从业人员弱质化的现象明显。

    永川区河埂镇长丰村就是重庆市粮油生产的典型代表。“我们这里户均才一亩多地。社里半数劳力都外出打工。以前很多地都撂荒。如果自己种,最后也就剩两三百斤稻谷。大家都觉得种粮没搞头,很多人不愿意种粮了。”村民吴志光对记者说。

    “我们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发,围绕山地农业,在培育种粮新主体、创新种粮新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说。

    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当前主要的三类新型种粮主体。重庆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重庆在引导发展更多种粮主体外,更重要的是注意研究并创新在新型种粮主体与普通农户之间、新型种粮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新型种粮主体与市场之间的连接机制。

    “种子、肥料、农药都不用我买,育苗、插秧、收割也不用管。我只是按照合作社统一要求负责田间管理。到年底,合作社按每亩地付我650元的工资和500斤稻谷。”长丰村村民吴修竹说。

    “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农资、农机具入股,组成新型粮食生产利益紧密连接体,双方各占50%股份,各有50%受益分配权。合作社取得土地经营权,实行保底分红。”永川区华锋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锋介绍说。

    重庆市在传统土地租赁、倒包流转方式培育种粮大户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尝试了“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即“合作社+农户土地入股”和“全程代理模式”即“股份合作+企业+农机专业社”种植模式。以永川区为例,入社农户平均收入2.5万元,合作社社均收益40万元以上,为国家提供商品粮30万斤,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合作社盈利的“多赢”局面。

    刘保国说,重庆市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和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粮食生产,打造紧密的生产链、利益链,以此提高种粮积极性和种粮效益。

    粮油产业内部效益大有潜力可挖

    北方马铃薯一般八九月收获上市,而现在重庆市马铃薯最早4月就上市了,一年可种三茬。这是重庆市开发利用冬闲田的效果。

    “大春收割后,不少田土便空下来。冬闲田土面积达到几百万亩,非常可惜。”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郭凤说,其实,重庆秋冬季光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秋马铃薯,可以减少季节性土地撂荒,增加收益。农民仅此一项每亩就可增收500元。  

    重庆市充分注意开发利用粮油生产中的闲置资源、改变种植模式,增加种植的密度与频度,挖掘粮油产业内部潜力。目前,发展油菜、胡豆等开发利用冬闲田,增加种粮效益,已经得到农民广泛认同。今年,重庆计划启动探索冬闲田开发利用新模式、新机制。

    一些技术看似简单,但增收效果却明显。

    潼南白沙村每年种植油菜2000余亩,主要由大户承包种植。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该村村民在县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油菜掐尖,掐下来的油菜头既营养又好吃,拿到市场上十分畅销,且销售期长达一个多月。村民每亩油菜至少通过卖油菜头增收200元以上。”

    这便是重庆大力推广的油菜“一种两收”技术。“选用适宜的双低油菜品种,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做到既采收菜薹,又收获油菜籽粒。”郭凤说,种植技术很简单,群众很好掌握这一技术,主要是掌握好选种、种植时间、掐尖时间、掐尖的长短和适量施肥等技术环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土地 马铃薯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