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三江汇水民和润草茂畜肥牧业兴


    本报记者 王泽农 郜晋亮

    “畜牧立县”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长久以来的发展目标。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畜牧业极具活跃性和广泛性,打造农区畜牧业强县的确是民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是,没有充足的饲草料做基础,这个目标只能停留在规划上。

    民和县地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是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经之地,拥有耕地63.5万亩,是全省的农业大县,却不是畜牧业大县。饲草料不足,如何支撑起畜牧业的发展?三江汇水的优势,又如何转变成饲草料畜牧业的优势?发展农区畜牧业要从何处入手?

    2010年3月,民和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打造农区畜牧业强县的决定》的文件。“牛鼻子”牵住了,效果立竿见影——

    2010年,民和县畜牧业产值4.99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850元;

    2011年,民和县畜牧业产值5.80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950元……

    这条升腾的轨迹究竟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民和县就开始引进一些零星的优质牧草进行试验性种植。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双垄覆膜玉米的推广,玉米产量大幅提高,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秸秆资源。同时,通过改良退耕还草地和部分退化天然草场,推广紫花苜蓿、高丹草、燕麦、箭舌豌豆等优良饲料作物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民和县高质量的饲草料生产基地正在形成。

    “畜牧业是民和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而丰富的秸秆资源就像是一针兴奋剂,打在畜牧业身上,这样的发展势不可当。”民和县畜牧局局长陈有文说,“畜牧业的发展又促进农业向下一步循环。可以说,实现打造高原农区畜牧业的战略目标,玉米秸秆功不可没。”

    2012年,民和县双垄覆膜玉米种植达到35万亩,经测算,玉米秸秆产量可达到90万吨。在加上其他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总量可稳定在200万吨以上,这些饲草料可以满足200万羊单位的饲草需求量,已经超额完成了民和“十二五”的规划目标。

    为了让丰富的秸秆资源物尽其用,民和县不断加大青贮池建设,并在全县秸秆资源丰富地区建立20个小型秸秆加工点,为饲料加工厂提高草粉原料。目前,民和县已在24个规模养殖场修建标准青贮池35个,在养殖大户中修建简易青贮池205个,可完成玉米秸秆青贮量达16万吨。同时,大力推广饲草料青贮窖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及草粉加工技术,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已达到80%以上。

    “我们这个草粉加工点,一天能粉草4吨,可以辐射周边5个村。”民和县西沟乡西巷村秸秆加工点负责人陈福良告诉记者,“秸秆在地里烧了太可惜,我们把秸秆从村民那里花钱收回来,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收入。”

    饲草料的问题解决了。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良种化生产水平便成为了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又一个关键。

    民和县探索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村为单元的良种推广繁育体系:推广荷斯坦良种奶牛,提高奶牛个体产奶量;主推长白猪、约克夏猪等品种,提高良种猪比例;主推西门塔尔、皮埃蒙特等肉牛品种,扩大杂交肉牛饲养量;全县范围内推广陶(陶塞特)寒(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生产优质高产的民和生态羊。

    “这头牛6岁了,个头还不如那头1岁的。这就是本地的黄牛,生长慢、畜肉又少。”民和县李尔堡镇祁家村养殖户马忠斌向记者介绍,“县里、镇上指导我们引进、改良品种,还专门派了技术员指导我们。想不富裕都难!”

    在加大良种改进的同时,民和县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其中海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民和得锦肉羊养殖场、青海广源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民和佳海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认定的基地应运而生。

    科学统筹成竹在胸

    民和县提出,到“十二五”末,草食畜饲养量达到174万个羊单位,出栏民和生态羊和肉牛100万头只;奶牛饲养量达到2万头,年产鲜奶3万吨;生猪存栏8万头,出栏16万头;出栏散养鸡120万只;商品兔120万只;加工饲草产品20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8亿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615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奶牛 畜产品 畜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