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治山治水促长汀巨变


    守得青山在留作子孙福

    治山,离不开“治”人。青山变秃山的根源在于村民的滥砍滥伐,把树木当柴烧,或做木材卖掉。从治山之初,长汀县就一边造林,一边解决村民的能源问题。低价煤炭、电价补贴,沼气池补贴,各种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保证村民不再向林要柴。

    河田镇晨光村村支书陈长宁说:“由于管护人员有限,在封山育林过程中,很多村民还是会上山偷伐,村里制订惩罚措施,抓住砍树就杀猪。但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年,在政府的补贴下,村里几乎家家都建起了沼气池,这下不用强调村民们也不会砍树了。”

    都说靠山吃山,种植经济林让一部分农民富起来了,但并非所有荒山都适宜种植。“很多地区水土流失太严重,裸露的花岗岩上只有薄薄一层土质,只能种植马尾松。等马尾松成长起来,土壤改良了,才能种上其他树种。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范小明说。

    为了让村民们在治荒过程中有稳定收入,长汀县积极招商引资,兴办了钢管厂、纺织厂等,将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在河田镇南坑村村民何峰家里,记者看到漂亮的二层小楼已经盖起来,他说:“这几年村里人在县里工厂打工挣了不少钱,很多老房子都被这样的小楼取代,一部分人开上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他自家在山里承包了5亩林地种植银杏,但银杏需要10年以上的成长时间,何峰说要把这片银杏林作为长期投资,留给下一代受益,对自己打工挣来的好日子,他很满足。

    “治理水土流失,就像这山路一样曲折。”巫成火说,“10年了,我们只走到了治理中期,前面的路还很长。村民们富有了,我们就能一起轻装上阵,继续前行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土流失 水稻 造林 银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