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技术让竹子“吐丝”


    近年来,各种打着生态环保名义的竹纤维产品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所谓的竹纤维纺织品虽然用竹子制成,采用的却是化学方法,破坏了竹子的天然特性。日前,由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姚文斌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4年的努力,首创了天然竹纤维加工技术,成功实现了用物理方法提取天然竹纤维,此项技术获2011年浙江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应用前景广阔。原先的天然竹纤维生产技术,要先将竹材分片,再进行软化加工,工艺效率低、质量差、污染大。

    自2005年起,姚文斌教授率领团队专门针对绿色环保的机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2007年,他开始进行“天然竹纤维高效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课题研究,对原先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良,研制出天然竹纤维高效加工成套技术装备,形成了一套竹纤维生产技术体系。现在,不管多长的竹材,经过软化以后都可以利用新的技术设备直接成纤,不仅竹纤维得率高,而且突破了竹种、竹龄的限制。同时,提取出的天然竹纤维细度、长度、断裂强度基本达到可纺要求,抗菌性能和防紫外线性能指标值优于其他纤维。

    据姚文斌介绍,当前市场上对天然竹纤维的需要量大,每年可达到几百万吨,按照每吨7000元来估算,这将是一个高达百亿元的产业。而天然竹纤维加工技术的突破为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效益,在研究的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阶段,该技术在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已实现销售收入965万元。在采访中,他算了一笔账:竹子加工成天然竹纤维后,价值可以翻上一番,而天然竹纤维如果加工成可纺竹纤维后,可以代替黄麻等产品,在汽车内饰、空调内部装饰等方面进行使用,其附加值还会进一步提升。目前1吨可纺纤维的市场已经超过3万元,而所需竹子的成本却只要5000多元。

    “除了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天然竹纤维生产工艺的提升,市场将慢慢做大,竹子的需求也会增加,将会有更多的农民从事竹林经营,并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山区竹农脱贫致富。”姚文斌说,竹纤维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更多的浙江山区农民从事竹林经营,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帮助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在竹子生长过程中,据专家测算,竹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原始森林还要高,一公顷竹林带来的生态效益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将来中国大力推广碳汇制,前景将更加远大。

    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姚文斌教授表示,现在虽然已攻克了一些难关,但是如果要让天然竹纤维加工成可纺竹纤维,并且大批量地投入到市场中去,他和团队成员还将继续努力。   

    (陈胜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竹林 经济效益 软化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