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同宝村致富的“两张牌”


    本报记者 郜晋亮

    同宝村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乡的一个纯牧业村,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接近1万元。如今的同宝村又有了自己的一个“新区”——幸福滩新牧区示范点,这里设施俱全,村民过上了怡然自得的生活。

    要知道同宝村是如何快速致富的,那还得从2009年说起。

    那一年同宝村迈出了畜群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联合从大通县和祁连县两地引进牦牛种牛20头、种羊200只,走上了以藏系羊本品种繁育为基础,加大畜群结构调整,提高母畜比例,发展“羔羊经济”和“牛犊经济”的道路。打出了同宝村致富的“两张牌”。这“两张牌”不仅有效地减轻了草场压力,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牧民们更是喜上眉梢。

    “村里的群众以前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杀小羔羊,因为舍不得。每年出栏的也都是羯羊,可是这样一来,畜群比例不合理,还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青海湖乡党委书记孔庆龙说,“要是习惯不转变,观念不转变,致富就是一个难字。”

    目前,同宝村存栏牲畜的母畜比一直保持在70%左右。

    村党支部副书记尕日布家有100多头牦牛和500多只羊,仅母羊就有300多只。每年,他家卖出去的羊羔有170多只,牛犊有30多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母羊羔不能卖,卖出去的都是羯羊羔,这样才能把母畜的比例稳定好。”尕日布说,“你算算,母羊的比例提高了,羊羔才产得多。现在羔羊价钱卖得好,而且节省时间,不仅赚了钱,还有效地保护了草原。”

    牧民们心里都有本明白账,草原是自己的命根子,要是破坏了、没草了,牛羊就得饿肚子,牛羊饿肚子了,那自己就得饿肚子。打出“羔羊经济”和“牛犊经济”这“两张牌”,是同宝村牧民探索草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项成果。

    “主要还是观念,是观念的转变才带来富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宝村党支部书记仁青本告诉记者,“现在,国家草原补助奖励机制又把实惠带到了草原上,村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减少牲畜总量,提高母畜比例,加大羔羊、牛犊出售,减轻草场压力。”

    2011年,同宝村靠“两张牌”为村民赚回了近400万元。

    “羔羊经济”和“牛犊经济”让同宝村富了,让同宝村的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这远远不是同宝村人追求的目标。“羔羊经济”和“牛犊经济”对于他们来说,只对传统畜牧业的一种发展,从这里获得的经济效益只是整个畜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要延伸畜牧业发展的产业链,把第二、三产业带动起来,才是同宝村的明天。

    在已建立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同宝村正在筹建新的合作社,一个以特色畜产品生产为主的专业合作社。

    “要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酸奶、风干牛肉干等,这些的附加值远远高于羔羊、牛犊本身。”孔庆龙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断地往外跑,我们要靠合作社的力量,把他们吸引回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

    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相信同宝村的这“两张牌”将会变换出新的打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羔羊 草原 经济效益 牲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