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用心“驻”村用爱“助”村


    本报记者 蔡茂楷

    “拜农民为师,做群众支持的事情”,谈起驻村工作,华锋林已是颇有心得。作为福建第三批省派驻村干部的一员,2011年1月,他被派往尤溪县桂峰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他已成为村里最受欢迎的干部。

    “慢不得!”如何推进经济、工作基础“双薄弱”的村加快发展,成为福建上上下下最为揪心的大事。继2004年、2007年下派第一批、第二批驻村干部后,2011年,福建再从省直部门中挑选220名精兵强将下派到“双薄弱”村。

    抓“双增”,铺就产业“致富路”

    农业需增效、农民要增收,解决“双薄弱”村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220位驻村干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011年2月25日,是省贸促会黄开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35天。经过精心筹备,村办企业“安溪湖上服装加工厂”在盛富村诞生了。加工厂有熟练工人60多人,全部从本村招聘,年增加村民收入180万元。随后的两个月,又筹资50万元,创办了30多户茶农入社的“盛富茶叶合作社”。

    仙游县湖洋村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省政法委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凌志通过建立大户示范机制和财政资金补贴机制,建设毛竹种植示范基地6000多亩;引进仙游县绿洋林业公司斥资180万多元,建成日生产能力10吨的湖洋毛竹加工厂;建成甜柿基地1000多亩。2011年,该村农民人均增收达1200多元。

    一年来,220个省派驻点村新增土地整理面积2.39万亩,新改造农田面积1.44万亩,新增经济作物面积1.54万亩,新增林竹面积6.83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8个,开展农村技术培训2.24万人次,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035人,推广农村创业致富项目404个,有力地夯实了“双增”发展后劲。

    重民生,绘制农村“新画卷”

    把民生工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驻村干部们的又一共识。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需急切解决的民生问题入手,各驻点村启动了通路、通水等一批关系民生的基础工程。

    遭受罕见洪水袭击的将乐县永吉村被列入省级灾后重建点,省农业厅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李伟艺到了村里后,只争朝夕地重建美好家园:筹资60多万元,完成了村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0多万元,完成新村路面硬化及水、电、通信、绿化等配套建设;投资45万元,完成了被洪水冲毁的格坑桥修复工程。

    各驻点村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结合农村医疗、低保、养老等基本保障制度,改善村里医疗、卫生、学校、体育设施等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一年来,220个省派驻点村新建硬化道路318公里,新增安全饮用水和照明用电覆盖人口分别为7.6万人、7.24万人。开展环境整治行动2048次,造福工程搬迁人数9370人,建立垃圾中转站752个,新增村道照明250公里,建立农民公园面积23万平方米。

    抓党建,带出一批“排头兵”

    “举旗帜,践承诺,创先争优见实效。”各驻点村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结合起来。“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一定三有”政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省发改委驻点村松溪县东边村以“公开承诺践诺”、“党员示范”、“感恩奋进”、“组织联创”等活动为载体,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35件、调解各类纠纷15件。仅460亩烤烟种植这一项,为农民增收165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多元。

    一年来,220个省派驻点村新建改建村部127座、建筑面积4.32万平方米。制定或完善相关制度1332个,召开村民议事会议1462次,实行村务公开1989次,组织开展形势教育3.01万人次,召开“三会一课”2600场次。发展党员439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12人,培训村主干2669人次。这批党建排头兵,正成为各驻点村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林业 毛竹 经济作物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