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春良合作社的“科技事儿”


    开栏的话: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农业部也在全国开展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了更好地宣传合作社在应用良种良法、良机良艺、信息科技、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的经验和做法,本版今起开设“科技兴社”专栏,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本报记者 郝凌峰 通讯员 全小松

    春寒料峭,走进河北省迁安市小望都庄春良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却是一派暖意融融的丰收景象:国内各色蔬菜品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美国黑番茄、日本尖椒、荷兰彩椒等国外洋品种更是别有风味。

    看着长势喜人的棚菜,种植户郭春良乐得合不拢嘴:“你瞧这美国黑西红柿10块钱一斤,比种平常的西红柿效益高一倍。”

    自2009年9月,名不见经传的春良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了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以来,引进、推广棚菜种植的新技术和新成果,成了北京、大连等地关注的热点果菜销售基地,更是带领社员发起了“科技财”。

    “在咱们农村,棚菜种植可以说遍地开花。起初合作社一成立,我们就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上动脑筋,让咱社里的蔬菜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郭春良介绍说,在市里农牧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与天津蔬菜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联姻”,先后引进枸杞保健菜、荷兰迷你黄瓜、美国黑色西红柿等棚室栽植的蔬菜新品种,示范防虫网、黄板杀虫、生物农药应用配套技术,推广甜瓜嫁接、棚室玉米秸秆反应堆等先进实用技术。一边采摘今年新引进的枸杞菜,郭春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枸杞菜每年产量至少3000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每亩收益就有4万多元,经济效益相当好!”

    “这么多绿色无污染的蔬菜,一时卖不完怎么办?”就在记者纳闷时,郭春良已经把我们带进了新型保鲜库,顺手掰开一根黄瓜,颜色、水分跟新采摘的一样。“这栋保鲜库有200立方米,装有冷热空调机,一年能储存鲜菜20多吨,主要是解决蔬菜一时卖不完的问题。”郭春良介绍说,过去蔬菜保鲜技术跟不上,基本上都是卖一半,扔一半,现在好了,只要把各类蔬菜保鲜需要的温、湿度输入电脑程序,整个储藏室就会进入自动管理之中,通过调节温湿度来达到蔬菜保鲜的目的。装有冷热空调机的保鲜库解决了社员和棚户“卖菜难”的后顾之忧,“去年腊月我们把卖不掉的黄瓜、青椒放在保鲜库里,春节时送到各大超市,这一个库的鲜菜多卖了10万元。今年社里还准备新建一个1000立方米的保鲜库,将来效益会更好!”除了果蔬保鲜库,郭春良还在社里倡导建起了20座大型沼气池,沼气用于棚室采暖,沼渣、沼液作为蔬菜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展循环农业。

    一个普通的合作社里藏着这么多的“科技事儿”,让记者对这里的菜农们心生佩服。“可别佩服我,这些都是在农业科技推广站里学来的。”郭春良笑着说。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了能掌握更多的农业种植新技术,在乡政府的帮助下,2011年郭春良在迁安率先建起了上庄乡农业科技富民推广站,建起了合作社“科技书屋”,配备了2000多册图书和河北首套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系统,定期聘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瓜菜种植专家讲课,在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为周边菜农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棚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让每个棚户都有一位懂技术、会管理的“明白人”。

    “是农业新科技给我们菜农搭起了增收致富的金桥。”想起这两年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郭春良感慨地说。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引进各类棚菜新品种96个,果蔬种植先进实用技术14项,组织各类科技种植培训5320人次。在春良合作社的带动下,小望都庄棚菜种植由原来的十几户迅速发展到现在的132户,种养面积突破1200亩,农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棚菜第一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枸杞 立方米 黄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