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重庆柑橘科技研发结构调整示范全国


    本报讯(记者 邓俐 刘艳涛) 2月26日,为期两天的中国(重庆)晚熟柑橘节在重庆市长寿区落下帷幕。重庆市晚熟柑橘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让人们看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确保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与会者普遍认为,重庆晚熟柑橘具有国内领先的育苗水平,柑橘产业基础扎实,基本形成了集柑橘科技研发、苗木繁育、标准化生产、贮藏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这对改善国内水果均衡供应,促进柑橘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走“不与两湖抢早,不与赣南争中,差异化发展”晚熟柑橘发展之路是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重庆依托三峡库区无冻害、无疫病的优势,调整优化结构,突出抓好晚熟品种,大力发展晚熟、先熟柑橘和配套加工产业,实现了“一年三季有鲜果、八个月能加工”的结构调整目标,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库区生态建设、移民增收致富的具有重庆特色的柑橘产业发展之路。截至去年底,重庆晚熟柑橘面积64万亩,产量30万吨,柑橘早中晚熟比例,已由2008年的3∶82∶15,变为6∶67∶27。

    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说,柑橘已成为重庆市农业产业中链条最完善、特色最鲜明、优势最突出、潜力最无限的“小巨人”,成为库区移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成为长江两岸秀美宜人的“风景线”。重庆力争到2017年基本建成亚洲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全国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把重庆柑橘打造成中国柑橘第一品牌。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柑橘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90%以上是每年11月至翌年1月成熟的中熟品种,而晚熟柑橘仅占非常小的份额。每年中熟柑橘品种上市时间非常集中,造成结构性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因此,柑橘产业结构期待调整,产业质量期待提档升级。重庆晚熟柑橘促进了全国柑橘品质的大幅度提升和品种类型的多样化。

    据了解,从柑橘成熟时间而言,每年6~8月成熟的称为特早熟,主要产于云南;9~10月成熟的称为早熟;11月至翌年1月成熟的称为中熟,翌年2~6月成熟的称为晚熟,它不是反季节农产品,也不同于挂树贮藏、冷链保鲜等贮藏手段保存下来的柑橘产品,而必须是在头年4月开花,翌年2~6月才能成熟上市的柑橘果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品种 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优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