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秸秆商品化的好处,尽力“疏导”要比单纯行政禁烧有效得多。
本报记者 常永平 通讯员 李佑民
关中又称“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是陕西的大粮仓。粮食一年两熟,粮多秸秆自然就多。过去,秸秆被当成废物白白烧掉。每到“三夏”、“三秋”时节,传统耕作方式下的关中大地一片“狼烟”。由于空气能见度低,空港飞机起降、高速路行车都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焚烧秸秆产生的粉尘,连续多日在城市上空,市民健康受到伤害。
因此,每年一到夏秋两忙,各级政府都下文件,搞巡查,逐村开禁烧大会。可禁归禁,烧依旧。因禁烧工作不力,许多领导受到问责。
2007年“三夏”,在多部门的协力配合下,特别是省农机系统加大农机向秸秆机械综合利用方面的补贴力度,由单纯禁烧变疏导利用,这一方式方法的转变,使关中平原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现历史性转折。
仅仅4年多的时间,关中平原“狼烟”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崭新的田园牧歌图。
两季作物,大量秸秆去了哪里?
1 循环利用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
就在关中大部分地方焚烧秸秆时,同处关中的富平县却很早就实现75万亩小麦不见一处火的奇迹。
原来,富平县抓住农机补贴的机会,很早就向免耕播种、秸秆粉碎还田等机械倾斜,同时加快推广新的耕作方式。王寮镇纳衣村的农民通过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发现土壤肥力增加了。于是村里立了规矩:谁若烧了别人家秸秆,必须赔偿化肥。
仍在富平县,流曲镇炭村的农民说,全村的耕地皆属垆土,过去土壤板结现象十分严重。村里连续8年秸秆还田,竟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结构,土质疏松了,透气性能明显提高。原来小麦亩产七八百斤,现在大部分在千斤以上。
秸秆有用,并非废物。政府的宣传引导发挥作用,农民对秸秆的认识明显转变。麦收时节,农民一改过去让机手把麦茬收得低一点的要求,普遍要求麦茬留得高一点,以便于遮阴护苗,更重要的是秸秆多还田。
渭南市做过实验,连续4年秸秆还田可提升有机质0.07%,且每平方米增加蚯蚓20条。泾阳县一位姓陈的农民说:“秸秆还田还有一个好处,有了秸秆覆盖,年复一年沤在地里,土壤抗旱性能明显增加,夏季玉米可少浇一次水。”
2003年,陕西省就在关中地区着手解决秋季免耕播种问题。在秸秆覆盖作业中,因秸秆通过性差和壅堵问题,难住了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新研制的带状旋耕播种机成为全国首创。此后,省里加大示范面积,在以关中为主的区域建立了37个万亩示范田,15个千亩示范田,促使这一新技术全面推广。2010年与2002年比较,全省的玉米、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35%。
近几年,玉米硬茬播种、免耕播种、小麦带状条播等已全面实施。看如今农民种田,表面马马虎虎,好似传统的精耕细作完全被中断、被颠覆。其实这种被称做“懒庄稼”的耕作方式,粮食产出并不少,关中大部分地区两季粮食亩产均超过1吨。省农业厅专家说: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功不可没。
2 秸秆饲草支撑起关中平原草畜养殖业
八百里秦川是全国奶牛饲养最理想的地区之一,存栏量50多万头,多年排名全国第六,是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
一头奶牛一天要吃20~30公斤草料,平原地区哪来这么多饲草?于是,经过加工的玉米秸秆就成了奶牛的主要饲草。每头牛每年需备草料8吨,相当于4亩地的玉米秸秆。牛多,秸秆需求就多。于是,在奶牛养殖业兴盛的临潼、泾阳等地,玉米秸秆备受青睐,养殖户不等玉米成熟,就提早预订秸秆,等到秋收大忙,集中人力搞青贮。
养殖集中的地方,农民把玉米地叫“农区草原”。养殖户把青贮秸秆看成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打草的1个多月中,常常是昼夜不停地干。临潼一位姓王的农民说:“我每年秋季给养殖场拉秸秆,干1个月,挣1.5万元没问题。”种粮的农民也从中受益,过去被烧掉的秸秆,现在谁要拉走,必须付钱,这些钱差不多抵上了种地的机耕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10/17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