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丁培合:情系科研的农民育种家


    丁培合(中)与科研人员在观看从云南带回的加代小麦种穗。

    (柳振君 摄)

    柳振君 本报记者 刘君祥

    “你们看,这是去年12月中旬我从云南带回的加代繁殖的小麦种穗。”日前,江苏保丰集团公司董事长丁培合与记者一见面,就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科研成果。接着,他一脸喜悦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育种故事。

    走进科研育种的殿堂

    年近7旬的丁培合,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的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他带领全家及十几名职工承包了柳新农场的9000亩土地,后又陆续从本县柳泉镇、沭阳县承包流转土地6000余亩,总面积达1.5万多亩。在经营中,他引进良种,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年年提高。2003年、2004年,他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并获得两台大型拖拉机的奖励。

    过去,丁培合和苏北农村的农民一样,干着人家咋做咱咋做的庄稼活儿。改革开放后,丁培合这位不甘寂寞的农民坐不住了,他在成为江苏省及周边地区最大的种田大户和产粮大户后,把目光盯在科技含量更高的自主创新育种上。1998年,他自办了育种科学研究所,聘请徐州农科院小麦专家作技术指导,从此走上了科学育种的道路。丁培合说,成立自己的育种科研机构、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可以有效链接“育繁推一体化”,使粮食生产主体与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统一起来,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事业的辉煌。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丁培合的育种科学研究所在育种上做出了优异成绩。2010年以来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保麦1号”、玉米新品种“保玉一号”相继获得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目前,已有20多个小麦、水稻、杂交玉米新品系参加了国家黄淮地区和省级的新品系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2011年夏,丁培合培育的小麦新品系10-82通过江苏省农委、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实产验收,亩产达到658公斤。

    此外,丁培合还建起全国首个民营的粮食作物种源库,拥有育种材料4.9万份,其中小麦2.2万份、水稻1.4万份、玉米1.3万份。

    汗浸沃土搞育种

    “咱们农民自办科研机构搞育种,基础条件差,与国家科研机构的条件没法比。我们靠的是多晒太阳多流汗,一天到晚田间转,用汗水弥补自己的不足。”丁培合说,在小麦、水稻、玉米育种的关键季节,都是天刚一擦亮就下地,直到晚上看不见了才收工。

    每年5月是小麦选种最忙的季节,也是丁培合和其他育种人最辛苦的季节。他形象地用“三个一”来形容这时的辛苦:“头顶一个帽(草帽),手捧一个本(记录本),腰间一壶水(白开水)。”一天除了三顿饭的时间外都在田间,上千个杂交组合,几万份育出来的新材料整齐排列在田间,丁培合看了一遍又一遍,认真地记录对比,优中选优。小麦成熟了,为了弄清小麦的籽粒品质,丁培合揪下麦穗用手搓,搓下的麦粒就装进口袋里,回家吃饭时再掏出装进筐里。收获小麦株行时,他都亲自操镰收割,每年要收几百个至上千个株行,一天工作下来累得腰酸腿疼,但他却以苦为乐。

    海南的夏天异常炎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丁培合多年育种工作的真实写照。盛夏的玉米田,酷热难耐。丁培合穿梭在玉米行间,套袋、记录,汗水把衣服湿透。秋季的水稻选种田是最艰苦的,他行走在水稻田里,一天下来两腿酸疼,浑身湿透的衣裳,分不清是泥水还是汗水。

    丁培合的民办科研所,从事小麦、水稻、玉米三项作物的育种人员只有9个人。每年小麦育种田150多亩,玉米选种130亩,水稻育种120亩,如此大的工作量都压在9个人身上,他们的工作强度、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近年来,丁培合虽然和全国十几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田间的选种育种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

    缺钱难不倒育种人

    丁培合自办科研机构搞育种,外界人一般只看到他的成果、他的荣誉,但却很少知道他的忧愁和困难。他告诉记者:“科研育种是大把投钱的事,而育种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每年水稻、玉米海南岛租地加代繁殖,小麦云南省加代,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育种还需要大量用工,这笔钱投入也很大。”2011年保丰农业育种科研总投入达268万元,占去了年总利润的一半左右。10多年来,丁培合在科研育种上总投入已达2760多万元,这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讲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玉米 水稻 品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