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难忘第二故乡情


    朱晴(左三)与辉县赵雷村村民合影。

    王景斌

    近日,河南辉县市百泉镇赵雷村委会银行账户上收到来自北京的一笔10万元汇款,并附带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叮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荣将这笔款作为村里的助困资金,以帮助那些鳏寡孤独老人以及生活确实困难者。

    汇款寄信者是谁?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走进赵雷村深入采访,通过老年村民的回忆,揭开了一段北京知青四十年后赴辉县市探亲的感人故事。

    2011年初冬的一天中午,一辆商务面包车缓缓停在了赵雷村村口。从车上走下来一位年约六旬的女士,戴着眼镜,温文尔雅,颇有气质。看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她仔细地端详着,热切地辨认着:“你是世亮哥吧,你好啊!”“你叫李红运吧?”“你是清泉哥啊!”“世荣兄弟,当了村支书,真有出息,当年你才十来岁,咱们还一起撒过化肥哩!”……

    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追忆着往昔的情景,诉说着生活的变迁。

    这位女士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赵雷村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朱晴。三年时光,朱晴与赵雷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从此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回到京城后,她秉承了赵雷人的勤奋,完成报社的编辑工作之余,还在文学的园地认真耕耘,从散文、小说到传记文学都有所尝试,曾被评为“当代十大优秀传记文学作家”之一。

    四十载魂牵梦萦。当年离开村子时年仅20岁,而今归来时已年近花甲。此次一回到“第二故乡”,朱晴就迫不及待地想到曾经居住过的房屋看一看。在村党支部书记李世荣的引领下,她冒着绵绵细雨,步行到村北头原住地寻找当年的痕迹。一路上,看着村里修好的道路,新建的二层楼房,她非常兴奋:道路平坦了,土坯房不见了,村庄变得整洁漂亮了,变化真的太大了!……

    将要离开赵雷村时,听说村里的党员们为一位患病的困难户进行募捐,朱晴拿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李世荣执意不收:“您远道而来,哪能用您的钱呀!”

    回到北京后,想到村里还有一些特困户需要帮助,朱晴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几天之后,便有了那笔10万元的汇款,以及那封充满深情的来信,她说自己要表达的是“对村民们的感恩之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