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老农来到编辑部


    本报记者 白锋哲 李丽颖

    “你好,俺是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下的农民,专程到报社来,想通过你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去年底报社记者来到我们村里宣传。”

    1月12日下午一点多,寒风中,一位个头不高的老大爷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的农民日报社。他面色黝黑,脸上布满皱纹,提着一个蛇皮口袋。

    报社领导和老大爷一见面,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大冬天这么冷,您赶这么远的路到报社来,让我们很过意不去。到村里去采访,是我们应该的,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马上要过年了,我说啥也得过来看看你们呀!你们能到山里的村子去,为农民做宣传,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呀!”

    老大爷边说边蹲下身子,打开了蛇皮口袋:“给你们带点土特产,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老大爷还加重语气说,“这香油是俺自家种的芝麻,自家榨的,特别香。”

    “大老远的拿这么多东西,我们不能收……”

    “党的政策好,乡亲们日子都过好了,俺们农村土特产有的是,想给你们多拿点,就是年岁大了,扛不动了。”

    老大爷叫高双山,今年68岁了,是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镇岭东村人,70多年前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去年11月下旬,由本报副总编辑李永生、记者左旭东、李丽颖、李杰组成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组,在岭东村采访山区特色农业时结识了高双山。

    高双山是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他种的苹果品质优、口感好,每年苹果还没采摘,就被预订一空了。去年他种的2亩2分红富士,收入9万多元,一个苹果能卖5元钱。

    “我早上4点钟起床,5点10分坐上早班车,9点半到丽泽桥站,又转了六次车才找到这里。”听说高大爷一路辗转还没吃饭,报社食堂赶紧为他准备了饭菜,大家一边吃一边聊,“来到咱农民的报社,感觉真亲切,就像到了家一样。”

    高大爷不但自己苹果种得好,更带动指导周边果农一起种苹果致富。“村里80%以上的果农我都指导过,周围村镇的人我也经常去帮忙,从没要过一分钱。个人种得再好也成不了气候,大家都种好了,有了规模,才能把影响做起来。”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响应号召种苹果,到去各地参观学技术;从请教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到自己成为技术能手,帮助四邻八乡。高大爷陶醉其中,尽情地聊着。“狼牙山环境好,我们用有机肥种出来的富硒苹果好吃又有营养,盼望你们多到村里去,帮我们多宣传。”

    不知不觉中,两三个小时过去了,高大爷还惦记着赶末班车回易县。李永生、李丽颖送给他一些礼品,并托他把报社制作的挂历捎给乡亲们,祝他们过个好年,来年的日子更红火!“今年金秋时节我们一定再去村里,分享乡亲们丰收的喜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芝麻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