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地变“水灵”了心劲儿更足了


    去年虽然遭遇大旱,但郭宝营村的玉米仍然获得大丰收。图为村民张利军家垛满院落的玉米。

    本报记者 张五四 通讯员 王柱柱 文/图

    2011年的最后一天,38岁的陈林俊并没有闲下来,为了申请糯玉米商标的事儿,给县里的有关部门通了几次电话。还与村干部商量明年怎样扩大糯玉米种植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还要建冷库等等。与他聊天听得出来他对土地的感情。“自从村里旱地变成水浇地后,小陈更像变了一个人。”村支书老白对记者说。

    老白小陈所在的村叫郭宝营,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城和呼和浩特市的中间地带。老白描述两年前他们村的模样,用了8个字,“进村无路、种地没水”。记者那天进村,从公路下来,就是一条平展的水泥路,一直通进了村。村的周围耕地一望无际,静静地竖立着一座座彩色小屋,显然这是机井房,土地也都被田间路隔成了一个个方格,田边的树还没有长大,但却整齐排列着。老白至今都庆幸,县里能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放在他们村。老白说,那年是2009年。

    郭宝营是养殖奶牛大村,尽管受奶业大形势影响,奶牛头数下降不少,但全村700多口人依然养着近千头奶牛。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从来不养羊的该村,有七八十户农户养上了羊,占全村户数近一半。村民范和平2010年买回4只小尾寒羊,现在变成18只。羊贩子来过几次,虽然一只活羊差不多能卖1000多元,可他一只还没卖。他想等到春节再卖。与记者聊天的村民说,地里收成好,喂养(牛羊)就不愁。另外,村里有路了。除了那条水泥路外,几条路都变成了砂石路,商贩来得多了,村民外出也方便了。“过去自然路坑坑洼洼不说,一下雨泥(泞)得走不成。”老白一说起路,高兴得像孩子。

    记者采访回来,已经进入了2012年。翻开采访本,里面记下一段话:2011年大旱,从开春到秋收只下过一次雨,那次雨不足100毫米。在这样的大旱年,村民却获得了大丰收,玉米的亩产都上了1000斤,好的达到了1500斤。村民张利军家院子里垛起几道宽宽的玉米墙,他抓起一把脱出的玉米粒满意地说,“产量高,质量也好。”

    信心来自变化。上面说的“爱种地”的陈林俊,因为旱地变水地,他不光种地,还又“研究”土地。他和乡亲们想的不同。比如他处理了奶牛,一下种了30亩糯玉米。问他收入,他一个劲只说好。玉米论个卖,而且不够卖。去年村里只他一家种糯玉米,现在已经有七八户村民找他打问糯玉米的事。听他的规划有很多,也很宏伟,但都是围绕土地的。除了糯玉米外,他还想建温室,将来还要搞“农家乐”旅游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糯玉米 玉米 土地 奶牛
下一篇 :鱼跃年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