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苗木头”刘国田的环保之路


    刘国田(左一)向前来调研的有关领导介绍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流程

    刘国田(左一)向前来调研的国家环保产业协会领导介绍企业情况

    绿博会现场

    本报记者王会摄

    刘国田(右一)和环保专家在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王会

    刘国田小传:

    刘国田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当过木匠,靠印染起家,后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致富路。他自掏腰包建设绿博园。近年来,他专注于“变废为宝”的技术研究,印染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项目、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项目都已经投入生产,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他虽然不像孙悟空那样有72变,但他的每次变身都是那么惊艳,从“印染大王”到“苗木大王”、“绿博园主”,再到“环保专家”,他走过的路让人们看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位成功农民的形象。也许以后他还会成就其他事业,一定会!

    “苗木头”不是木头,而是一个人。说的是这个人是苗木行业的头儿、领军的人物。

    第一次知道“苗木头”这个绰号,是在著名作家莫言的《听父母官谈家乡事》一文中。

    莫言这样写道:从父母官那里,我“不但看到了西瓜上架,地瓜上树,无土栽培等科技奇迹,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像大棚蔬菜之父‘菜头’王乐义,具有大将风度的‘鸡头’王金友,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得利斯’低温肉肠的‘猪头’郑和平,还有养花养出了彩的‘花头’李洪亮,栽苗木栽出了名的‘苗木头’刘国田,还有种西瓜的郭洪泽,种芦荟的刘萃荣,种大姜的王德杰……真是‘家家怀荆山之玉,人人握灵蛇之珠’,群星灿烂,英杰辈出。”

    “苗木头”的大名叫刘国田。山东省昌邑市的著名民营企业家。他的著名不只因为他生意做的大,而是缘于他的几次成功“变身”。

    他本是昌邑的“印染大王”,但却摇身成为“苗木大王”,又从“苗木大王”变身“绿博园主”,现在又变身为“环保大王”。

    “昌邑市有很多‘国字号’名片——中国丝绸之乡、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溴·盐之乡……近年新添的‘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两张绿色名片,刘国田可谓居功至伟,其实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昌邑市副市长王志强这样评价刘国田。

    还良心债——

    “印染大王”变身“苗木大王”

    昌邑市位于莱州湾畔,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人口58万。当你来到这里,一定会被这里树的翠绿,天的碧蓝,空气的清新,花的鲜艳,街道的整洁所惊叹。但在十几年之前,昌邑还是印染污水排流的“印染名城”和烟囱林立的“铸造之乡”。说到这个变化,当时的昌邑市环保局局长王铁楼告诉记者,刘国田是不能不提的关键人物。

    1957年出生在柳疃镇刘家车道村的刘国田,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虽然他学习成绩门门优秀,但也不能升学和当兵入伍。初中毕业的他于是学了木匠这门在农村很常见的也很实用的手艺。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35岁的刘国田向人借了5000元钱开始自己创业,在村子里开了一个家庭染坊。规模变大后更名为黄辛印染厂,之后又更名为金丝达印染公司,几经磨砺,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金丝达如今已经成长为当地的印染龙头企业,刘国田本人也被称为“印染大王”。

    在金丝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一个结一直萦绕在刘国田的心头:作为一个印染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无论如何不能留给子孙后代!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金丝达发展初期不可避免造成的污染,让刘国田感到欠了父老乡亲一份“良心债”,起初他还没感到有什么不安,“因为当时我们这里的印染企业都是如此,况且我该缴的税金一分不少。”不仅如此,刘国田还时常捐资济贫扶弱、修路助学。可几次出国考察,看到的国内外环境巨大的反差,让他深受刺激和启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沼气 污泥 绿化苗木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