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酩
电视剧粗制滥造,已久为观众诟病。剧情违于史实、有悖常理,这种“硬伤”,出现在搞笑类的“戏说”中,不足为怪;出现在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正剧”里,就不足为训了。明白人敏锐察觉,指出谬误,权当笑料;懵懂人则真伪难分,被模模糊糊地误导了。
对话、字幕中,被读错或写错的字,则更几乎是剧剧皆有、集集可见,经常令人有嚼饭硌牙、吃鱼卡刺之感。例如,前不久一个晚间,正看着某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护国军魂传奇》,字幕上的“糊涂头顶”几个字突然就把笔者“硌”住了。“糊涂头顶”?……迷茫片刻之后,才悟出这是“糊涂透顶”之误。
“透顶”成“头顶”,虽然错了,但还无伤大雅,也许就是电脑打字疏忽造成的。而有些“关键部位”的谬误可就不同了,难免要贻笑大方。还是说那集《护国军魂传奇》,有章太炎手摇以大勋章为扇坠的折扇,堵在总统府大门口,义愤填膺痛骂袁世凯窃国一节。这段故事,是上了不少史书的,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饰演者张铁林,表演得很是投入,但“痛斥”中的一个错字,却着实令人大跌眼镜!这位影视大腕竟把“私拨国帑”中的“帑”(tang)粗声大气地读成钱币的“币”了!
客观说,“帑”属于比较生僻的字,平时用得不多,一般人念不出或是读错了,不足为怪。笔者就曾遇到过多位以“帑”当“币”的同胞。帑,国库钱财,公帑即是公款的意思;币,交换用的工具。帑,币,都是“钱”,“长相”又很相近,错就错吧。但以“帑”作“币”,出于“章太炎先生”之口,可就非同一般了!章太炎何许人也?辛亥元老,国学大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主笔过《民报》等多份鼓吹革命的报刊。让这样一位大文化人、鲁迅的老师,以“帑”为“币”,实在荒唐!章老先生泉下有知,恐怕免不了摇头苦笑。还是借用章老先生的半句话吧,张铁林“未辨帑币”,包括导演在内的现场所有演职人员“未辨帑币”,拍摄结束之后,负责“检验质量”的最后把关人,也是“未辨帑币”!国学大家就这么“被”出洋相,也“未辨帑币”了!
平心而论,这部写蔡锷的戏总体还是很不错的,笔者借此说事,更多“遍体鳞伤”的电视剧,让人说都懒得说。
与许多新兴产业一样,影视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必须摒弃浮躁,坚持好字当头的精品原则,恪守“认认真真做戏”的职业古训。惟此,才能尽量压挤“泡沫”,避免粗制滥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0/17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