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的农业实践表明,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农业对外开放,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在对外开放中创新,也必将在对外开放中前进。
记者感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盘锦市用创新的举措、开放的办法研究农业、建设农业,使农业成为盘锦改革开放的前沿。跳出盘锦来思考盘锦、谋划盘锦,依托盘锦的区位优势,用自身的资源、周边城市的资源,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辽西乃至辽三角地区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盘锦大米”享誉中外
盘锦市素有“北国江南”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盘锦为退海平原,地面覆盖着深厚的淤积物,富含水稻生长所需的天然肥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175天的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盘锦大米以其米粒整齐、玲珑剔透的外观、黏软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为粳稻中的佼佼者。
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标;2007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了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项殊荣;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2009年在全省组织开展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市场价值评估中,盘锦大米被评为“辽宁省最具有综合实力的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23.5亿元;2011年盘锦大米荣获中国粮油榜中国十佳粮食地理品牌第一名。
今年盘锦市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92.5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120万吨,其中水稻产量达到106万吨,水稻单产650公斤/亩,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为抓好水稻生产,盘锦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百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以突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瓶颈——插秧、收获机械化为重点,全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水稻机插秧91.3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达55.3%,比上年增长5.3个百分点。机插秧节省用工75万个,实现节本增效9500万元以上。大棚育苗机插秧减少了异常气候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了秧苗质量、减少了雇工、降低了作业成本、保证了全市水稻安全生产。
“10月12日,我从自永农机专业合作社叫来一台收割机,不到半天就将家里的25亩水稻全部收割完,以前我与媳妇两人一天割两亩地,得花10多天工夫才能割完。机器割一亩地收费才100元,现在找人割一天150元还找不到人。”记者在盘锦市采访时,大洼县清水镇南岗子村农民吴东财说。
目前盘锦市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970台以上,拥有水稻割晒机150余台、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专用履带式运输设备300余台,本地机收能力为75万亩以上,今年机收98.2万亩。
盘锦市农委主任师勇向记者介绍说,盘锦市重点推进百万亩优质水稻工程,已建成44个国家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大洼县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水稻高产创建整体推进示范县,盘山县太平镇被确定为全省水稻高产创建整体推进乡镇。同时,两县被列入辽宁省辽河流域(下游)水稻现代化示范区;集中建设4个水稻大棚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达1100栋,全市水稻优良品种率和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均达到95%以上。
记者感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米袋子”工程尤其重要。水稻是盘锦市的优势产业,产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他们紧紧抓住不放,首先使水稻种植实现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并把盘锦大米的品牌做强做大,现在益海嘉里已进入盘锦,年深加工水稻能力将达到60万吨。将有90%的水稻种植户进入订单生产。盘锦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米袋子”工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盘锦河蟹”横行天下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毛蟹、大闸蟹、螃蟹,因原产自我国而得名,数长江和辽河水系最为出名。长江水系与辽河水系是中华绒螯蟹繁衍生息的两大主要区域,河蟹在盘锦地区不知已有多少年繁衍生息的历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28/17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