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杨柳青年画的『传』与『变』


    杨柳青年画第七代传承人霍树青在雕刻墨线木版。

    “勾、刻、印、绘、裱”,一幅生动活泼、喜气吉祥的年画即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发祥于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的木版彩绘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半印半画”方法进行创作。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用墨印在纸上,套印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工艺性,民间韵味浓郁。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有着600多年历史。明朝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到了清代中期,杨柳青年画进入全盛时期,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6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杨柳青成为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

    1926年,霍派第五代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杨柳青年画渐渐走向复苏。1953年,霍玉棠、韩春荣等人联合年画艺人,自筹资金,自发地组织起“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周恩来总理曾亲临视察并给画庄寄来急需的藤黄原料。1958年,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收藏了自明代以来的年画万余张和古版六千余块,并完整地保留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的全部传承技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民间年画作坊也在杨柳青重新兴起,王文达、冯庆钜和霍庆顺、霍庆有兄弟被命名为杨柳青年画传承人。

    杨柳青年画取材于民间的“俗”文化,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各种画样达2000多种。其中很多作品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如今,杨柳青镇已陆续出现近50家年画作坊、60多家年画店铺,有700多人从事年画的制作与销售,年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杨柳青年画已成为西青区的文化支柱产业。

    古运河畔,杨柳青青。2006年,杨柳青年画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 金慧英/文 徐华/图)

    传承

    ▲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承人霍庆顺恪守勾、刻、印、绘、裱的传统木版技艺,不断进行挖掘整理,恢复旧样、整理新样,为杨柳青年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图为霍庆顺在做墨线版印刷工艺。

    变革

    ▲“年画张画庄”主人张克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用丝版制作杨柳青年画。丝版弥补了传统木板有班落、裂缝和大师勾线后再刻版失真的不足,并能真实地再现画师的版线艺术。图为张克强在丝板制作的大篇幅画坯上做彩绘。

    精工

    ▲彩绘是杨柳青年画最复杂、最细致的一道工序。首先是“上门子”,即把“画坯子”裱在“门子”上,只裱四周的画边。“门子”须直立固定,一侧有门轴可左右翻动,数个“门子”为一组,固定在同轴上翻动,画幅一般为“横卧”式,如同画面上的人物全都“躺”着。图为“年画张画庄”的技师在做彩绘。

    育人

    ▲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从2004年开始将杨柳青年画引进校园、写进教材,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每隔一周都能上一节年画美术课。学校还成立了年画社,开设了“杨柳青年画彩绘室”和“年画艺术手工活动室”。

    营销

    ▲“古柳祥画庄”总经理李艳成本人并不作画,但他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使画庄年销售收入800多万元,成为实力雄厚的传承杨柳青年画的新生力量。图为顾客在店中选购年画。

    画市

    ▲杨柳青镇明清一条街上“玉成号”、“年画张”、“古柳祥”等大大小小的画庄店辅林立,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年画爱好者和收藏者参观选购。

    再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营销 小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