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启动


    中德双方代表在“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

    2011年11月4日,全国畜牧总站与德国农业技术咨询公司(GFA)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仪式。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屈四喜,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全国畜牧总站李希荣站长,德国穆勒(Müller)国务秘书,德国驻华使馆农业参赞白梅女士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中德两国农业部领导介绍了项目有关情况,全国畜牧总站与德国农业技术咨询公司(GFA)签署了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全国畜牧总站分别与6家中方项目示范单位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书,中德代表为第一批中方项目示范单位举行授牌仪式。

    2010年1月中德两国农业部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意向书”,意向书明确了为促进中德畜牧业科技交流,双方将在北京建立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心”受中德农业联委会领导,旨在促进中德企业界的经贸合作,负责协调和支持双方在畜牧业科研和经济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全国畜牧总站是国家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着畜禽良种与技术推广、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畜牧科技队伍,在组织和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方面有着丰富的组织和管理经验,作为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方项目执行单位,全国畜牧总站承担中方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全国畜牧总站按照农业部领导的指示,筹备了“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方项目领导小组”;中方项目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工作;为加强对项目的技术指导,促进与德方的交流,成立了中方项目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中国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著名畜牧专家组成。

    德方也在北京设立了项目办公室,确定了项目执行部门德国农业技术咨询公司(GFA)和项目实施单位ADT公司,确定了参与合作项目的四家德国企业。ADT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负责项目落实工作。德方参与项目的四家企业分别是德国巴伐利亚遗传物质公司(Bay-ern-GenetikGmbH)、德国宝牛育种中心(BVN)、德国遗传物质国际有限公司(GGI)和诺丁林种畜基因产品公司(Masterrind),这些企业都是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企业。

    中方项目办公室积极与德方项目办公室沟通,落实项目工作。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的组织下,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中德双方在北京召开了四次技术工作会议,就项目工作进行专题讨论,2011年6月中方派考察团赴德国参观考察。通过沟通和了解,双方就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第一阶段工作充分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确定中德双方先期开展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在此项目基础上,逐步扩大合作领域。

    在中德双方项目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德专家的支持和相关省份的大力配合下,2011年共同确定了6家项目示范牛场,分别为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石家庄润通牧业有限公司、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九三红枫种植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营乌鲁木齐种牛场和伊犁新褐种牛场。这六家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备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

    参与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的6家中方项目示范单位,在项目执行期间将无偿获得牛场管理软件和优质牛冷冻精液,每年获得优质牛冷冻精液2000份。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赴德国参加21天短期培训(2012年选派10人、2013年选派15人);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赴德国参加3个月的中长期培训(2012年选派3人、2013年选派5人);中德专家国内对示范单位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培训(2012年至少180人·天,2013年至少180人·天);中德专家定期到示范单位现场指导。

    屈四喜充分肯定了项目办公室的工作,并期望中方各主管司局加大对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心服务功能,创新管理理念,把这一中德畜牧业交流平台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影响、更有成效,为加强中德畜牧业的互利合作、全面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宗礼在讲话中分析了中德畜牧业优势,指出中德畜牧业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强调了加强中德畜牧业合作对促进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互利共赢,使中国牛业发展合作项目成为中德畜牧业技术合作的典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办公室 畜产品 种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