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彩云之南:冬季农业挥洒田野芬芳


    尹忠民

    降节气来临后,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一天比一天冷了,树叶开始枯黄掉落。然而,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马镇法那禾冬早绿色蔬菜基地里,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棵番茄树,结出二三十个又大又圆的番茄,煞是喜人。云南冬季农业的开发让生物、气候、土地等优势得到发挥,促使农业发展走上升级转型之路,云南农业呈现了“冬天”和“春天”一个样的美丽图景。

    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云南六大水系形成的低热河谷区域,静风少寒,许多作物在冬季露地条件下生长旺盛,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二到三季粮食作物,特别是西双版纳、德宏、曲靖、玉溪、红河、普洱、保山等州市土地面积宽、生态条件好。充足的日照、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植被,云南成为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最适宜区域。云南人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才能无愧于大自然的恩赐。

    1995年,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和充分利用雨热资源,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开发冬季农业,并将其纳入了财政扶持项目。据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调研员钟林介绍,经过1995年到1997年第一轮实施后,云南省农业厅组织对4个州(市)的9个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后发现这些地方复种指数由30%提高到了70%,并且还呈现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199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冬季农业开发的力度,扶持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

    近年来,冬季农业开发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已由临时性工作变成了常规工作。从2009年到2011年,省政府连续三年召开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

    “冬季农业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的有效手段,是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说。

    经过16年的实践探索,云南冬季农业开发的区域由最初的8个州(市)扩大到现在的16个州(市)全覆盖;开发品种由玉米和马铃薯2个品种扩展到现在的小麦、蚕豆、洋葱、菜豆、番茄等10多个品种;开发主要目的由当初的提高复种指数演变为现在的助农增收;省级财政扶持资金从1995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现在每年的5000万元。

    区域化是冬季农业开发的灵魂

    “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都必须讲究区域化布局,都要有基地作为依托。”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如是说。

    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形成规模、讲求效益”的原则,云南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最适宜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洱源的冬大蒜、隆阳的冬黄瓜、耿马的冬辣椒……“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优势产业区域初步形成。

    如今,元谋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陆良、建水、芒市、双江、富宁等县市成为全省重要的“外销马铃薯基地”;罗平、牟定、巍山、临翔、腾冲等县区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油菜基地”。

    据介绍,云南基地建设的力度将持续加大,下一步将创建20个冬早蔬菜标准园区,率先做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五化”要求;努力实现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种苗统育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100%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六个百分之百”。

    通过实施建设万亩以上的冬春季蔬菜重点县、万亩以上的冬马铃薯重点县等措施,云南冬早蔬菜和冬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形成了冬季农业开发的“优势主导产业”。

    去冬今春,云南全省冬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0多万亩、占开发面积的25%,产值92.6亿元、占总产值的一半;冬马铃薯面积达到230多万亩,占开发面积的10%,产值30多亿元、占总产值的16.5%。两项合计的产值就占到冬农开发总产值的2/3。

    延伸产业链是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抓手

    云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协助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跑市场、跑订单、跑销售,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支持省内营销企业、营销大户、合作社等到大中城市建立展销、批发网点和配送中心,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代理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加大产销衔接,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加强部门协作,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鲜活农产品通关效率,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马铃薯 番茄 复种指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