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行政推动为保障,推进产业服务网络化。平泉县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任正副组长的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由宣传部门牵头成立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在县乡两级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了县食用菌行业协会,对食用菌产业进行管理和服务。采取县财政补贴和菌农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组织3万多户菇农参保,把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开通“食用菌短信平台”和“食用菌信息网”,为农民提供信息资讯。同时,每年县财政单列1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菇农贷款贴息、机械设备补贴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

    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基地集约化。平泉县整合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向种植园区倾斜,采取统一生产规划、技术标准、政策扶持、原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分户生产管理的“六统一分”生产模式。严格园区标准化生产,严把菌种质量、设施、环境卫生、水源、原辅料、技术管理、病虫防治、产品质量、加工贮运等“九关”,食用菌产品实现了优质、高效、绿色、安全。

    以壮大龙头为关键,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平泉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对加工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连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实现产销良性循环。同时,带动县内包装、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产业发展持续化。出台《食用菌产业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文件,推动技术创新。先后投资2.3亿元,与大专院校合作建设食用菌研发中心、食用菌研究所等11家科研机构。加大对菇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全县实现了乡镇有技术服务组织、村有技术骨干、户有技术员的技术保障网络。

    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化。平泉县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质量监管领导小组和综合执法队,出台了《食用菌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对全县食用菌产销各环节实行全程无缝化安全管理和控制。购置了国内一流的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健全了食用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高了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制定了香菇、滑子菇两个品种地方标准14项和企业标准技术操作规程28个,20多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安全体系及有机产品的基地认证。

    以链条延伸为突破,推动产业循环化发展。平泉县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已发展优质刺槐食用菌原料林67万亩,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料,形成了林菌互利共兴模式。全县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刺槐林(农副产品)→食用菌→废料→菌糠饲料→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沼渣、沼液→还林还田作肥料”的闭合式循环模式,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以文化提升为引领,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为给食用菌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级,平泉县2008年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中华菌文化产业园”项目,现已建成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成为集听、看、赏、购于一体的菌文化亮点。菌文化产业将成为菌产业的灵魂,并使其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药材村    菊花基地

    推动特色品牌实现规范发展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位于“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东首,是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全村8118亩耕地中,药材种植面积7000亩,其中菊花为主导品种,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2010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15569万元,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达72%;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68元,比全镇人均纯收入高24%,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45%。药材村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称号。

    突出“三有”要求,积极谋划一村一品新发展

    按照有新规划的要求,走科学规划引领之路。一是因地制宜定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水旱轮作、稻药轮作、棉药轮作、三年一转”的土地种植规划,达到茬口调得出、转得动的要求。二是因人制宜定规划。把每一个品种、每一块面积全部规划到户,对没有种植中药材意愿和不具备种植条件的农户,把土地流转出来,发展中药材种植大户。三是因市制宜定规划。全村突出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菊花,规划菊花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参 食用菌 茶叶 主导产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