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文化兴县:“行唐一定行”


    □□

    本报记者李杰

    “推进‘文化兴县’,弘扬了传统美德,提升了干群素质,激发了社会活力。”河北省行唐县委书记李震国介绍,近年来,该县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大义捐肝好儿媳”张建霞、“中国好人”赵旭光、刘兰英、闫文涛等一批先进模范典型,开创了家庭温馨、社会和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调动起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行唐位于太行山东麓,45万人口,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春秋建城,秦时置县。”县委办主任刘鸣利介绍,悠久文化孕育了众多古今贤士,春秋大将郄谷、西汉谋士李左车,革命先驱康福山、王伯章,易学大家尚秉和、油画家秦征,古迹遗址遍布全县各地。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荒山开发和道路建设,一部分群众和村庄富了起来,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淳朴的民风开始复杂起来,兄弟反目、婆媳吵架多了起来。还有个别商户‘一味向钱看’,几个红红火火的支柱产业也因此迅速败落。”刘鸣利说,一些干部有“怎么也不行”悲观心理,经济实力远不及兄弟县市,“行唐不行”的戏言开始在民间流传。

    “行唐怎么才行?”李震国说,这句话曾让他彻夜难眠。“经过反复思索,我认为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人,而思想文化管人的灵魂。于是,决心解决人们的思想状态,把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调动起来,让先进文化和进步思想引领人们行为。”

    “我们从文化建设入手,下大力气推进‘文化兴县’。”县文明办主任郄金环介绍,首先持续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万人建言献策促发展”活动,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其二建立党员干部学习和基层调研制度,请专家教授讲课,组织“走出去”考察学习;其三大力弘扬传统孝义文化和地方“红色文化”等,坚定人们信心,树立“我们一定行”的观念。

    “孝”字突破树新风

    百善孝为先。郄金环说:“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庭,而传统美德‘孝’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县委决定,‘文化兴县’方略从‘孝’字突破。”

    2008年8月,全县展开“感动行唐”十大孝子评选活动。一是通过农村喇叭广播、宣传栏、“明白纸”,广泛宣传参选条件、目的和意义等内容,号召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每村推选1~2名报乡镇,乡镇推选2名报县里;县直单位初选后直接上报。二是严格评审,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对46名候选人逐一调查核实,并组织有关领导、老干部、社会知名人士等参加的评审团投票表决。三是隆重表彰,举行10名“孝子”、6名“孝道模范”颁奖晚会,县、乡、村党政领导全部参加,采用敲锣打鼓、披红戴花、高挂匾牌的传统方式宣传表彰。

    随后,该县不断将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评选内容,让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倡导“大孝大爱”。相继举行“十大孝子”、“十大恩父”、“十大慈母”、“双十佳美德少年”、“十大好儿媳”、“十佳和谐家庭”、“十大恩爱夫妻”评选活动,共选出137名县级、150名乡级、330名村级道德模范。其中4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4人当选“感动河北”等省级模范人物。

    “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个传播进步思想文化的灯塔。”只里乡乡长温少辉说,以家庭为中心评选模范活动,顺民心、得民意、化民风,小处说是促进了家庭和睦幸福;大处讲是促进了社会和谐,教化并提升了全民素养。

    “全民参与”让先进文化深入人心

    “文化兴县贵在全民参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庞英须说,县财政加大文化投入,搭建起县宣传文化中心、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载体的全民读书平台,广泛开展“消夏晚会”、“明德学堂”、读书征文等活动,真正让先进文化、时代精神深入人心。

    目前,该县荣获“中国纪实散文之乡”、“中国红枣文化之乡”、“中国孝义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县”、“孝老敬亲示范单位”等荣誉。

    “台上衣着朴素、面容沧桑的‘草根明星’,都有一个令人落泪的故事。”一位县直干部告诉记者,每次参加表彰会都像被“洗”了一次,许多人热泪盈眶,深受教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枣 农民群众 核心 下大力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