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个粮食“标兵县”是如何造就的


    □□本报记者 孙乃会 通讯员 刘永洲 肖文超

    一个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在农资价格飞涨、农民不愿种粮的困难局面下,如何推动粮食生产?不久前,记者到河南省滑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滑县拥有127万人口、195万亩耕地,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荣誉。据滑县农业局纪委书记郝广亮介绍,2010年,该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31.2万吨,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夏粮,全县小麦总产突破83万吨。预计今年滑县的粮食总产将超过2010年。

    为了发展粮食生产,滑县目前正在整乡制、整县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从县委、县政府,到农业局、水利局、财政局、国土局,到乡镇干部、农业技术员,再到村里的农民示范户、普通农户,都在力所能及地付出艰辛。而有些付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县领导的政治责任

    滑县县委书记郜军涛曾经对记者表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是滑县党政领导的政治责任。

    为了这份政治责任,滑县自2005年开始搞粮食高产“万亩示范区”,2008年以来又按照农业部“集约项目、集中精力、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整乡制、整县制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建立“万亩示范区”是“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手段之一。“万亩示范区”的要求很高: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700公斤,由省市专家验收。

    目前该县有4个“万亩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里又划分了若干个“千亩示范片”、“百亩攻关田”。县委书记郜军涛的责任片是留固镇程新庄“万亩示范区”,县长董良鸿的责任片是留固镇信都村“万亩示范区”。作为责任领导,郜军涛和董良鸿要经常过问示范区的粮食生产情况,要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

    为了鼓励农民种粮,滑县几年前便开始每年从财政拿出300万元,用于“万亩示范区”的物化补贴,如赠送部分化肥、农药、种子,提供统防统治等。今年这个奖励项目的投入增加到500万元。

    对于发达地区的一个县来说,500万元可能不算大数。但是,对于一个全县财政收入连全县教师都养不起的滑县来说,这500万元是一个大数,是要心疼的,因为除了鼓励生产粮食之外,还有许多社会事业需要钱,但他们这么做了。这也是一种手段。

    下一步,该县还要在留固镇建一个10万亩示范区,由县委书记和县长联合负责,其他“万亩示范区”由县领导每人负责一个。 

    农业局的职责本分

    县农业局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责任部门。郝广亮告诉记者,他们在示范区推行“一集成六统一”高产创建模式。“一集成”是将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抗逆应变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全程指标化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推广。“六统一”是统一供应主导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培训指导、统一机耕机播、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适时收获。以上每一项技术措施的推广、实施,农业局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在全县的4个“万亩示范区”里,农业局的30名技术骨干和培养的130名技术能人组成了技术服务网络,为示范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让他们带着农民干。而在“百亩攻关田”里,技术员更是从种到收都与农民一起劳动,当面指导。当地称这种做法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些措施为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部门的合力推动

    “一个篱笆三个桩。”粮食生产不仅农业局在抓,水利局、国土局、财政局等部门也都在为粮食生产创造条件。为了集中资金办大事,滑县将高产创建活动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统筹安排,进行规模开发。

    县财政局农开办负责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办公室副主任王威说,2005~2010年,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给滑县中低产田改造投了1.3亿元,用于打井、埋管道、供电和田间道路、林网建设等,共改造中低产田21万多亩。

    县国土局负责土地整治项目。该局副局长赵忠波说,2001~2010年,国家和河南省给该县投资了11个土地整理项目,合计投资1.31亿元,整理土地13.7万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土地 中低产田改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