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红卫 黄朝武
“湖北农业看武汉,武汉农业看黄陂”。记者日前在武汉市黄陂区调研采访时,被这里发达的现代农业景象所震撼:农产品种植、加工、物流、展示中心、经营理念、发展模式等,无不透着现代化的气息。可以说,黄陂已成为湖北现代农业的一朵奇葩。
拥有19个街乡镇场、613个行政村和62个社区的黄陂,农村人口81.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2%,是武汉市耕地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区和新型城区。背靠大都市,黄陂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但肩上的担子一点儿也不轻,既要填满武汉的“菜篮子”、“米袋子”,又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的“后花园”,还要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样板间”。
2010年,黄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速,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取向,用商业思维和工业理念,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该区强化政策支持,财政拿出5000万元,着力构建特色优势农业、乡村休闲、农产品加工、市场物流和农业科技支撑等5大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升居全省前列,示范区被列为全省9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之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2010年,黄陂农业总产值达79.38亿元,增长5.6%,农业增加值达49.23亿元,增长4.6%,农民纯收入达7950元,增长17.7%。
高效和特色是黄陂现代农业发展的鲜明特征。依托农业产业基础,黄陂以泛武湖地区为平台,重点建设以芦笋为主的10万亩蔬菜板块、以小龙虾为主的10万亩特色水产健康养殖板块、以亿只鸭为主的水禽产业。“黄陂芦笋”成为标志性产业和主打品牌,年产值达2.8亿元,农户亩平纯收入超过5000元,成为全国标准最高、规模较大的绿芦笋基地。
特色农产品有了,怎么加工,如何销售?“农产品物流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黄陂用独特的商业思维,在现代农业物流上,给湖北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敦胜说。
黄陂以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打造支撑中部、买卖全国、面向国际的农产品物流中心。通过引进雨润、仟吉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区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00多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52亿元,同比增长3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60亿元的四季美农贸城,目标已瞄准做“全国最大、中部最好”的农产品物流市场,目前已对接周边城市圈的产业基地达到500万亩,日交易量达6000吨以上。
“现代农业必须要有科技支撑。”黄陂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组织开展芦笋制种、小龙虾种苗等核心技术攻关,黄陂芦笋高产栽培、小龙虾繁殖等核心技术日益成熟;高标准推进国家农业基层站所建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黄陂在全市率先改革农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率先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年理赔近600万元,率先出台产业板块基地、土地流转的奖补政策,率先建立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联席会议制度。
“黄陂将抓住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重大机遇,创新发展举措,快马加鞭发展现代农业。”黄陂副区长陈世刚向记者介绍说,到2015年,优势特色产业将占全区农业生产面积的70%,其中高效特色产业将达到58%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5%,基本实现“无牛耕”;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5%,到2015年分别达到100亿元和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6%,达到17000元,其中现金收入占到76%。
但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发展速度不快,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市场商贸业相对薄弱,以及产销脱节难以有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等,已成为横亘在黄陂现代农业壮大面前的一大瓶颈,迫切需要突破。对此,陈世刚坦言,目前黄陂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投入依然不足、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技服务功能减弱和高素质农业人才缺失等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24/17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