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打造特色品牌创新产销衔接


    □□王子栋 本报记者 吴晋斌 马小林

    在山西第二届特色农博会开幕之际,记者就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专访了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孙连珠。孙连珠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出路在于政府服务“三农”方式的转变,要变宏观的行政指导为具体的全方位服务。

    农业强省不在于全,在于特

    记者:山西提出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切入点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选择?

    孙连珠:山西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美丽传说,也盛传着后稷教民稼穑、嫘祖养蚕缫丝。

    山西境内南北跨越了3个气候带、7个气候区、64个气候类型,使得山西农业名优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米、杂豆、燕麦、荞麦,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盛产苹果、红枣和核桃、蔬菜和畜禽产品。

    同时,封闭的环境也造成了小而全,特而少的现状。建设农业强省不在于全,而在于做大特色文章。山西农业要实现转型跨越,特别是要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根本出路在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又在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省政府将拿出3个亿设立专项资金,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进行扶持。

    记者:山西是如何集成政策,强化项目,助推特色农业发展的?

    孙连珠:山西省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方面主要采取了五方面措施:一是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今年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设施蔬菜贷款贴息补助、规模健康养殖补贴、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补贴等10项惠农政策,补贴金额达12.26亿元;二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扎实推进晋中、大同、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是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千园万场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和水果双增工程;四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五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区域合作和产销衔接,促进山西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品牌不在于多,在于强

    记者:我们注意到,山西近年来下大功夫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这是基于什么战略考虑?

    孙连珠:山西的大品牌有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等,从前年的“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到去年的“北京展销周”,老百姓对山西的农产品都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就全国市场来看,山西几乎没有一个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品牌。

    首先是因为政府和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和扶持不够,企业也不重视。其次,宣传营销力度不够。许多农产品价格虽然很高,但是销路很好,总结这些产品的共同点,都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融合地域文化提高档次、依靠科技创新改良品种、运用现代营销理念打造品牌而获得了成功。

    品牌不在于多,而在于强。品牌做不大,竞争力就弱,附加值就不大,品牌价值自然也就不高。所以,着力点应在“强”上,应该全力打造强势品牌。

    山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依靠文化渗透、科技创新、品牌打造,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今年8月,山西启动了特色农产品十大品牌评选活动,这是山西农业在做市场上、在农产品品牌营销上的又一个大的举措。山西决定从资金和项目上给予扶持,争取用3到5年时间,把评选出的企业品牌推向国内外市场,使它们能够真正成为有特色、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大名牌。

    服务不限于宏观指导,还要微观对接

    记者:此次特色农博会提出“两个平台”战略,这是政府服务“三农”方式的转变,请您谈谈这一转变的意义?

    孙连珠:“两个平台”是指搭建产销衔接的平台,以晋京合作为龙头,促进区域合作,农超对接;搭建招商引资的平台,引导省内资源型企业和社会资本转产投资现代农业,引导省外大企业、大客商落户山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促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核桃 农业发展 设施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