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多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成功培育了年产值或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成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专合组织198个,辐射带动农户面已达80%。今年1~7月,都江堰共实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项目17个,完成农业总投资1.82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亿元。
近年来,成都积极引导发展智能温室、标准大棚和简易大棚以及滴灌、喷灌等农业设施,启动设施农业“七园、十片、七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6个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园,规划建设的10个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示范片面积已达到4.8万亩,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2.7万亩。
人们对于环境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成都的生态有机农业也蓬勃发展。
“现在,我们只用农家肥甚至树叶。”彭州龙门山镇山沟村村民冯友全告诉记者,目前他种植的30亩猕猴桃已经取得了有机认证。“有了这东西,果子不愁卖。”目前成都市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企业(合作社)70家、认证基地达到87个、认证面积18.6万亩、认证产品350个,形成了崇州“文井源”、蒲江“雀舌”、新津“百欧欢”、温江“想真”等一批高端农产品品牌。
不仅如此,成都的农业经营还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在具备条件的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率先得到应用和推广,农业综合信息平台正在完善。
2001年为温江当地园艺花木生产经营者服务而建立的简单的信息网站,经过近十年运行,已经升级成为温江区中国花木电子商务中心。商务中心董事长刘庆荣介绍,这个中心是2009年经过市场调研之后,乘着当时出现的电子商务的浪潮而打造的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和花木交易平台,建成当年就被列为成都市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
包括各种花木产品、企业,花木价格,供求等信息,目前已有来自全国的数万家企业在此发布海量的信息,他们拥有B2B的花木网、B2C的花博网两大网站,通过3G手机在线、短信平台等为客户服务。今年上半年,他们还完成了理论建设,根据自己拥有的数据库信息编制了花木价格指数,是目前全国惟一的花木指数信息,正在报送有关部门,争取形成国家级的花木价格指数。
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服务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接二连三
”:全面拓展现代农业功能
农业一度被认为是落后产业的代名词。而在成都,通过以农业生产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接二连三”发展,农业已经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在成都,农业的功能已经被大大扩展,成了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高端农产品、为吸引人才创造最佳宜居环境、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可持续的环境容量、为现代服务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新型现代农业。
肉制品产量约占全国5%份额的成都佳享食品公司落户在蒲江,2008年佳享公司牵头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猪业合作总社,他们采取“6+2”模式组织生产,“6”即龙头企业、饲料企业、种猪企业、猪业联合社、银行、担保公司形成联动的机制;“2”即监管技术与保险为生产护航。这一大型龙头企业就吸收了9000多户农户,签约合同生猪50多万头,签约农户遍及12个镇(乡)56个行政村,完成了从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分割、冷链运输、鲜销连锁、肉食品精深加工、储运外销的生猪产业链整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佳享模式”。
成都农业发展的另一大特色是“农字号”节会多,“好耍”的地方多。
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在成都。现在,郊区的农家乐也已经提档升级。乡村旅游节、国际油菜花节、中国采茶节等各类农业节会活动,使得农家乐有了更深厚的基础和依托,拓展成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去年一年,成都全市共组织了120余个涉农节会活动,目前已形成锦江“五朵金花”、郫县农科村、蒲江成佳标准化茶叶观光园、金堂三溪脐橙观光示范园等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基地200余个,年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13/17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