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小民 肖力伟 通讯员 陈培元
一顶白色草帽,一双黑色长筒雨靴,一身粗布蓝衣,手拿一把黄澄澄的稻穗……在江苏常熟农科所水稻实验基地,当这位老农装束的人迎面向我们走来时,无论如何想不到他就是有“江苏袁隆平”之称,20多年来先后有17个水稻新品种分别通过国家级和省级鉴定,主持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在江、浙、沪、皖、鄂等省市推广面积累计超过3500万亩,增产稻谷10亿余公斤,增加社会效益20多亿元的育种家端木银熙。
一生都坚持学习从初中生到水稻育种专家
16岁那年,端木银熙的父亲去世,刚刚初中毕业的他不得不告别无限留恋的学校,来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18岁那年,端木银熙被大队推荐到公社农技站当“农技员”,1976年5月,经过考核,他被抽调去新成立的县农科所,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水稻良种研究工作。
水稻育种是门科学,对于仅有初中文化的端木银熙来说,深感“底气”不足,于是决定自学。农学专业的大专考试共有13门课程,每天早上5点到7点是他学习的黄金时间,从不间断。晚上入睡前,他躺在床上,把一天学习的东西在脑海里电影似放一遍,加深印象。从1984年6月开始至1990年的6个春秋里,他以超常的毅力,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
端木银熙说,书本上学习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1996年,他结识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十来年,他从袁院士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袁院士的刻苦精神、对技术钻研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他,教育着他;袁院士杂交育种的理论、方法让他豁然开朗。
在端木银熙眼里,同行们都是他的老师。前些年,周边县市的兄弟农科所很活跃,他总是主动上门去求经。端木银熙说,总结同行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少走弯路,他从苏州吴县农科所就学到,亲本不育系的综合性状一定要全面。这些年,每年四月,袁院士和他的团队都要在海南的南繁基地召开一次杂交育种交流汇报会,端木银熙是每会必到。在会上,能了解国内外育种的方向动态、同行们在育种过程中的心得和发现,大开眼界,大受启发。
袁隆平院士对他称赞有加:端木银熙是个难得的真正的水稻育种专家。他育种目标明确,亲本采集认真,基础工作扎实,善于利用常规育种成果选育不育系,善于改进育种程序,以此缩短育种年限。他起步虽晚,但是出成果早,出了辉煌成果。
2005年,因成果突出,端木银熙破例被评为正高级推广研究员。
一生都在积累从常熟基地到海南三亚
人的生命有限,端木银熙恨不得将一天掰成两天用,一年能干两年和三年的活。端木银熙说,育种虽有一种运气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靠日积月累。40年来,除了不得不参加的活动和会议,他都要下到地里去看,包括节假日。上千万个亲本的米质要测定,抗性要通过接种来反映,性状、遗传特性和遗传规律要不断地去观察,一个个积累起来,在他脑海里定格。这些亲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气候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要随时了解他们的长势,及时捕捉到其特殊性能的体现。往往田里的一株水稻短时间内体现的独特性征就有可能为育种工作带来突破,仔细查看其某一瞬间的灵感突现就有可能诞生新的品种。
1994年至2008年的14年间,每年5月初至10月下旬,无论刮风下雨,端木银熙几乎每天都在常熟郊区的育种基地。每天晚上,农科所的整个小院除了门卫室外,唯独3楼端木银熙办公室还亮着灯光。
为了加快育种的进程,端木银熙每年10月在常熟收获完水稻之后,便赶到海南进行“南繁加代育种”,一直干到次年4月底5月初。这样,他一年中过两个夏天、种两茬水稻。
“南繁”基地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水稻育种工作离不开露天作业的环节,父母本配组必须在田头才能完成。海南温度之高、太阳辐射之强,远远超出江南人的想象,二三天下来,人就会脱一层皮!更让人头痛的是,水稻田里蚊虫成群,毒蛇出没,端木银熙和课题组人员只得穿上又重又闷的长统套鞋下田。下午一点半到两点是水稻的开花期,而试验田里用于水稻杂交的小袋子每天有700多只。每隔5分钟,他们就要头顶烈日,在炎热的水稻田里为杂交水稻授粉。水稻开花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为了不误水稻开花的最佳时机,他们只能守在旁边,眼睛盯着稻穗,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开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10/17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