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党委书记 王泽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是中央根据社会转型期社会建设面临的诸多新课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完善机制、健全平台、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等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社会服务一体化和社会管理精细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北小营镇作为北京市顺义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镇,对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健全三大服务体系,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全面化

    目前“一老一小”、“新农合”等国家保障政策虽已覆盖农村,但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为此北小营镇根据“围绕特殊群体抓重点、吸引社会力量抓常态、促进就业质量抓根本”的思路,不断健全养老助残、社会救助、就业帮扶三大服务体系。

    以“百合之家”为试点,逐步完善养老助残体系。针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残疾人这两大特殊群体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我们在前礼务村推出“百合之家”试点,集温馨家园、托老所、卫生服务站、养老助残超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老年人、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娱乐、休养、康复、就餐等多项便捷高质的服务,既有效利用了村级闲置场所,节约了资源,又有益于农村养老助残体系的建立,服务了群众。

    以慈善协会建设为抓手,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使社会救助制度化、常态化、扩大化,我们以加强慈善协会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进、民政牵头、民间运作、各方协作、共同参与”的协会运转机制,实施“朝阳助学”、“康复助医”、“温暖助困”、“爱心助残”、“夕阳扶老”五大救助工程。2010年,全镇50余家企业共捐款1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千余人,初步实现了社会救助的常态化。

    以就业幸福指数调查为契机,逐步完善就业帮扶体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职工工资、社保、工作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掌握我镇企业职工就业幸福感受。并根据调查中存在的工资薪酬不匹配、专业技能培训较少等问题,及时更新、完善企业档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督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促进企业软硬件环境的综合建设,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创新两大管理理念,稳步推进社会管理精细化

    社会管理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各种利益错综复杂,管理不及时、不全面、不到位,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我镇一手抓社会管理网格化搭建管理平台,一手抓社会管理精细化促进管理提升。

    构建无缝衔接网络,实现社会管理网格化。为逐步扭转社会管理中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管理滞后于发展的难题,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全方位的时时监控,我们构建了“网格化定位、点位式防控、信息化管理”的无缝衔接管理网络。网格化定位,即根据镇域范围、村庄分布特点、人口数量等情况,设置了3个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536个三级网格,且每个网格对应固定的联系人,形成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应负责的矩阵式管理体系。点位式防控,即按照“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的要求建立责任制,对网格单元中的重点群体和突出风险点加强日常监管和防控,做到学校、变压器、自来水、消防栓、摄像头等重点防控点有专人管理,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问题和避免破坏事件的发生。信息化管理,即建立北小营镇综合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网格中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管理视线,实现各村、各单位信息互联互通、整体联动,实行动态管理。

    创新“1+1+15”模式,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为有效利用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网格管理的精细化,我们创新了“1+1+15”的工作模式,将网格上每个点面的服务深入到户、具体到人。“1+1+15”的工作模式,是依靠党员、村民代表的先进性、带头性和影响力,由1名党员和1名村民代表结对,负责本村15户左右的百姓,党员和村民代表充当政策讲解员、信息收集员、矛盾排查化解员等“十大员”,负责对所包户进行政策宣传、信息传达、信息反馈,并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为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我们将这一模式应用在村级环境综合治理、违法建设查处、冬季预防煤气中毒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百合 定位 技能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