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摸秋:玩出人间脉脉温情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据说这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晚,在向来以“圆满”为福气的中国人看来,这一天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古代中国人对中秋节感情复杂:中秋虽赏月玩月,但往往感物伤怀;中秋虽是团圆节,却也是游子的离愁节,唐代诗人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苏轼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王安石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秋节这个曾经最富诗意的、文人式感伤的节日,味道变得越来越淡了,当众商家把“月饼大战”弄得硝烟四起时,以至于人们误以为这中秋节过的就是“月饼节”了,甚至还出现“先有月饼还是先有中秋节”这等鸡与蛋悖论的争论。

    这样的中秋节是不是既没内涵又很无聊。那么,你听说过一种叫做“摸秋”的活动吗?

    “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就是出去偷别人种植的瓜果。虽为偷,但不视为盗窃行为。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相传元朝末年,农民为反抗元朝残暴的统治,纷纷起义。在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起义军转移江都,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在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明了便准备将他们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战士开脱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并一直传承沿袭下来。

    摸秋是一种风俗,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谁都可以破例当一回“小摸”,让自己过一个丰盛的节日。被摸者不能发火不能骂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利。摸者也要讲规矩。摸秋,即摸地里土里生长出来的秋天已经成熟的蔬果,也就是黄瓜、玉米、花生、凉薯、甜高梁、杏桃梨枣等农作物,如果偷鸡摸狗或者偷盗人家家里的财物,就被视为违规。摸者先违规,被摸者便可以对其进行惩罚。还有,摸来的东西不能带回家去,只能在外面就地消化。如果带回家了,也算违规了。

    摸秋虽说正大光明,也有一定危险性。因为,有人偷秋,就有人守秋。虽说不能发火不能骂,但人家瞪着眼睛在那儿守着,你敢强抢吗?于是,大多数的时间,“摸秋”与“守秋”的人,就需要斗智斗勇,在这一攻一守之间,乡情乐趣也就弥漫开来。

    此外,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摸秋”的习俗还暗含着深意。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因为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峨眉豆(扁豆),因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摸秋”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时间之河,亘古长流。摸秋,一个“摸”字,把秋天渲染得甜美而又温馨,它是我们先辈们智慧、仁慈和厚爱的反映,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厚爱尽显无疑。

    今天的农村,也许摸秋的习俗已经不流行了,城里的孩子更是不知道摸秋为何物,随着现代化进程与社会转型的浪潮冲刷,中秋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早已经在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中被冲淡了!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唤醒记忆,重新温习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重新接续中秋节民俗文化的根脉,把如今的中秋节过得好上加好。                子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南瓜 玉米 黄瓜 农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