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秋季防病八诀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疾,气候干燥,秋天肃杀之气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是发病较多的季节,因而被称为“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容易发生哪些多发病,又怎样进行预防呢?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概括。

    忽热忽凉易感冒由于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伤风感冒。“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因此,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伤风感冒者可用连根葱烧豆腐吃有较好的效果。

    秋高气燥防肺炎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天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因此,应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饮食方面调养也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以增强肺部的水分。

    致敏物诱发气管炎秋季是气管炎的高发期,气管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的致敏物质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诱因之一。故应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另外,良好的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要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新鲜,没有烟尘污染。为了提高人体对冬天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易患气管炎的人,特别应进行秋冻锻炼,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与秋凉“接轨”。

    虫叮皮肤易感染秋季,皮肤易被病源寄生虫和蚊虫叮咬,出现红肿且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疹)等。所以,被蚊虫叮咬之后切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

    冷凉刺激胃病发每到秋季,人们受到冷空气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的食欲逐渐旺盛,使胃肠的功能负担加重,导致胃病复发。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进行体育锻炼,减少发病机会,注意饮食调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

    寒湿引发关节炎时入秋季,一方面湿热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疼症。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病史者,可选用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可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

    秋风落叶人沮丧秋天若出现绵绵秋雨,气温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血沉、尿量产生影响,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秋风落叶也会让人产生悲秋情绪。此时人们应该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预防悲秋情绪的发生。

    绵绵秋雨易伤寒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大大增加人体患伤寒、痢疾、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这类疾病主要由一些细菌或病毒通过污染食物、饮水和不健康的卫生习惯经口进入人体而感染。因此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克服秋雨对人体的影响,还要加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韩振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气候 细菌 锻炼 适应性
上一篇 : 客家油炸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