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拓展上游核心资源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本报记者宁启文

    日前,我国最大的缓控释肥供应商——金正大公司南下贵州,斥资59.6亿元建设磷资源循环产业园项目,此举引起了业界关注。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仅局限于某种产品或某个环节,难以取胜。提升产业价值链资源整合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一大法宝。金正大进入磷资源循环产业,公司纵深一体化发展格局渐趋形成,公司势必将获得产品竞争与产业链竞争的双重优势。

    增产品、降成本,抢占产品竞争先机

    金正大与贵州省瓮安县签订的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显示,一期项目投资预估约36亿元,项目开工后3年内建成。二期项目投资预估约23.6亿元,待一期工程投产后视资源配套、交通设施情况安排建设进度,预计开工后两年内建成。

    根据协议,金正大初步规划项目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磷酸一铵、60万吨/年磷酸二铵、40万吨/年磷酸二氢钙、60万吨/年硝基复合肥、2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及其他磷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

    此前,金正大一直以复合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其技术创新路线与模式,成为整个化肥行业发展的标杆。尤其在缓控释肥领域,金正大先后参与起草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主持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立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了我国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凭借领先的技术、特色化的服务推动了金正大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复合肥、缓控释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但由于复合肥行业属于肥料的二次加工,复合肥的生产以上游的氮、磷、钾等单质肥料作为主要原材料,占据了生产成本的80%以上。目前金正大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仍全部依赖于外购,原材料已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此,自2010年上市以来,金正大借助资本市场提供的强大融资平台,开始实施向上游资源、下游渠道进行整合。根据公司的战略选择,公司在实施向上游整合战略过程中,优先考虑磷资源的开发利用。

    据瓮安县县长谢晓东介绍,瓮安是一个矿产资源富集大县,目前已发现的矿藏主要有磷、煤、铁等20余种。其中磷矿、煤矿是瓮安的优势矿产,现已探明的磷矿藏量达10亿吨以上、煤矿藏量达10.64亿吨,不仅资源储量大,而且资源组合条件良好,是贵州唯一一个磷、煤资源形成优势组合的县。当前,瓮安县磷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具有发展磷化工和精细化工的潜力和后发优势,这为发展新型磷化工产业创造条件,也为金正大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创造了条件。

    扩布局、涉上游,掌控产业链竞争优势

    从肥料的二次加工到进军磷资源,金正大在其产业链的整合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目前复合肥行业正进入一个高成本、高价位的时期,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产业整合势在必行。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原料优势、运营成本高的复合肥企业竞争力不断降低。据公司董事长秘书陈宏坤介绍,金正大通过进军磷化工产业,有利于其控制上游资源,完善产业链,可降低公司原材料的对外依赖,同时可减少运输半径,降低高额的运输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将使其在行业内获得领先的成本优势,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从战略上解决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资源有依靠、技术有优势、服务有特色”的纵深一体化战略。

    据了解,未来几年,金正大将通过贵州项目,辐射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重庆等地,使西南地区成为公司生产、销售网络的又一重点区域。

    当前,在全球化的产业链条上,位于中游的生产企业往往因为缺失定价权而长期受制于上游企业、受制于外部环境,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经济局势一有风吹草动,中游企业就要承受放大数倍的压力。具体到化肥行业,未来的竞争领域也正由单一的化肥生产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延伸,单一品种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生存,越来越多的化肥生产企业向产品差异化方面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项目建设 缺失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