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高唐农民的种粮辩证观


    □□ 朱桂林

    近日,笔者头顶烈日穿梭在山东省高唐县田野,车跑了10多里,才在人和街道前张村的玉米地里找到一个妇女——孔令芳,她是来查苗情的。“这大热天的,你们想在地里找个农民,不太容易。”她说。

    收种机械唱主角

    “从秋种夏种到春耕夏管,从耕翻耙捞到浇水施肥,都是忙季,更不用说麦收了。”孔令芳说,“现在不同了,收种的主角都是机械。头一天给村里的张久凯打个电话,让他把麦子收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收割机开到了我的地头上,一天半就收完了。”孔令芳告诉笔者,她家种了11亩地,全是粮食,家里的劳动力只有她一个,一年忙碌在地头上的时间不超过1个半月。指着地里的玉米,她说:“种玉米用的是玉米播种机,带着化肥一块施下去了,一亩地40公斤,以后就不用再施肥了。现在,一早一晚的,地里只有除除草、打打除草剂的农民。”

    张久凯是该村的农机租赁服务户。2003年,他投入1.5万元购来大小农机具,收回本钱后又陆续购买了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像他这样的农机租赁户,这个村还有4户。张久凯说:“附近五六个村子家家都有我们的电话,赶上农忙时,日夜连轴转。”

    种粮是“保底项目”

    孔令芳说,现在种粮,一亩地也就是千把块,可去年村里小麦面积仍增加了几十亩,粮食面积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除了国家补贴政策让农民看到了实惠,机械化作业减轻粮食生产的强度也是个中缘由。

    看看前张村农民怎样分配劳动力。孔令芳这样的家庭,10多亩地,留一个妇女种地,青壮年则走出土地去挣钱。全村在外务工经商的有100多人。孔令芳说:“我们这里把种粮当成‘保底’的项目。”

    村民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小麦、玉米轮茬田,一年化肥、有机肥、浇水、种子、机械作业租赁费等各项投入在200元以上,加上补贴,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纯收入800元。一般的农户6亩地左右,种庄稼的收入4000多元,平均一天的收入才14元。而一个小型农机租赁户一年的机械作业收入就有五六千元;养一棚肉食鸭一年纯收入1万元,自己的农活误不了,而且底肥有保障。

    种粮养殖两相宜

    看到畜牧养殖助力增收,许多农民开始搞起了家庭养殖业。农民的选择和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不可偏废,但农民增收的空间哪里来?县领导层形成共识:让农民不离土搞养殖。

    于是,高唐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畜牧业作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通过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农民参与订单化养殖,实行合作社管理、服务、协调机制,做到苗、料、疫全托,农民只管“照本宣科”,增收又保收。

    鱼丘湖办事处大赵村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鸡鸭养殖项目上。全村50多户养鸭,20多户养鸡,但也种地,全是粮食。有2个鸭棚的赵秋祖说,一批鸭5000只,一年能养5茬,今年一棚鸭1万元稳拿。此外,一个鸭棚还能造粪20多立方米。一亩地用上2立方米鸭粪,两年之内都有肥效。除了自己用的,一年的鸭粪还能卖到1000元以上。养鸭户背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唐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鸭苗、饲料是从企业赊来的,防疫由企业的技术员负责。笔者了解到,鸡鸭养殖户的地在村里产量最高,亩产没掉下500公斤的,因为他们的底肥——鸭粪、鸡粪用得很足。

    目前,全县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标准化养殖场320处,农民专业合作社369家,畜牧业总产值2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51%,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多。与此同时,全县小麦面积从2009年的63.5万亩增加到今年的65.8万亩。201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549元,同比增长11.3%。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小麦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