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河南亟待建立化肥“省级淡储”机制


    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在全国建立化肥“淡储”制度。目的是为了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平抑化肥价格,保障生产用肥,稳定市场供应。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发文建议各地建立省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颁布6年来,全国只有河南、西藏没有建立省级制度。这项惠农政策的“荒废”,不仅制约了河南省农资行业的发展,也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对河南化肥市场供应造成不良影响。

    “淡储

    ”缺失

    ,既伤工更损农

    粮食增产,40%来自于化肥的贡献。化肥企业要发展,一要靠向内使劲,二靠政策支持。化肥行业向内挖潜毕竟有限,所以政

    策支持是其发展的主要助力。“淡储”政策的缺失,导致河南省不少化肥生产企业处境艰难,终端农民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化肥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足七成。这些企业中,尿素的平均成本与售价基本相当,企业生存空间狭小。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化肥行业的领头羊,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新加坡、香港两地上市,但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是时好时坏。一方面是煤炭、磷矿石、钾矿等化肥原料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化肥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缺乏“淡储”政策支持,企业所承担风险和生产经营压力明显高于外省。

    记者了解到,在化肥需求淡季,河南的许多化肥企业基本不生产。旺季时,虽开足马力仍无法保证市场的需求,河南省周边的山

    西、河北、山东等产肥大省的化肥便趁机涌入,造成化肥价格的剧烈波动,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终端用户农民深受损伤。在采访中,河南的化肥生产企业和农资流通领域的老总们纷纷反映,外省有“淡储”政策,河南却没有,大家竞争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6年来,他们一直在撵,撵得也越来越吃力。这样下去,吃亏的不仅仅是企业,更是农业和农民!

    “省级淡储

    ”政策应尽快出台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目前化肥产量和施用量均占全国的1/10。按照“淡储”政策,地方政府每年只要拿出少量财政补贴,银行系统就会给化肥生产、流通企业注入近50亿元的资金。通过“淡储”政策,还能带动农业、化肥工业、农资物流、农民工就业

    等多个产业链的发展和振兴,一举多得。

    目前,中央财政补贴河南的国家淡储指标为9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2%。许多企业反映,要满足河南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个量远远不够,需要建立“省级淡储”机制。全国其他省市的经验已经证明,“省级淡储”机制的构建,能够促进当地农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减少因化肥市场价格波动带给农民的伤害。用足用好“淡储”政策,已经成为各省政府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

    今年9月,一年一度的全国化肥“淡储”招标工作就要开始,本次招标主要是2011/2012年度1600万吨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资格评审。为此,尽快建立“省级淡储”制度,对河南而言,已是时不我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李林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伤害 缺失 尿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