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重庆永川4万农户使用沼气节能减排得实惠


    重庆市永川区科协、沼气办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积极应对气候变暖的科普趋势,注重调整农村能源结构,适时推广普及可再生能源技术,走出了沼气建设中存在的“一年建两年用三年废”的怪圈,有效推进了农村节能减排。该区4万户沼气用户每年共节约燃料费6000万元以上,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826.7吨。

    强化科普宣传,掀起农村节能热潮

    每年建沼气池前,该区科协、区沼气办和区农学会等单位都会根据农户需求,印制大量科普宣传资料,向农民宣传国家政策。他们以组织农民现场参观,召开科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沼气建设的好处,纠正农民对沼气的偏见,激发村民建池积极性,为建池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为适应农村沼气快速发展的需要,永川区科协、区沼气办和区农学会等单位狠抓建池技术核心工作,加大技工培训力度。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一批经验丰富的泥水工参加国家和重庆市主办的各类建池技术培训,充实建池队伍;另一方面,聘请知名技术专家,到永川区现场授课,进一步丰富技工理论知识,提高建池水平,确保建池科学、规范。

    目前,该区接受各类技术培训的人员有近200名,其中获得沼气工从业资格证书的有105名,保证了实施项目时每个规划村至少有10名技工随时可以投入建池工作,为加快沼气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农民长期受益

    在推广沼气技术过程中,永川区牢牢抓住沼气池“三分建七分管”的特性,以后续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手段,破解了制约沼气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

    该区在胜利路办事处杨广桥村进行村级技术服务点试点建设,通过提供快速、周到、专业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了建池户的后顾之忧,深受村民欢迎,试点村内沼气正常使用率由不到60%提高到90%以上。

    几年来,永川区按照分类指导、面上推进的原则,先后在南大街、红炉、何埂等镇街和示范村建立了沼气技术服务点。到2010年,该区所有沼气项目村将全部建起技术服务点,初步实现沼气池维修不出村的目标。

    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确保了该区农村沼气池能够长期正常运行,打破了沼气建设中存在的“一年建两年用三年废”的怪圈,永川区沼气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科技户率先示范,农民乐享节能实惠

    永川区科协会同区农委、区农学会等单位,积极探索农村节能减排新路子,充分挖掘农村能源潜力,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新技术,完善农村节能减排科技服务平台。截至2010年底,全区已建有各类沼气池4万口,每年新建池保持在3000口以上。

    一批沼气科技示范村的相继建成,使永川区农村传统的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沼气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将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类能源。

    “沼气池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紧紧连在一起,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既方便卫生又经济实惠,建沼气池确实好!”这是很多永川农民使用沼气后的普遍感受。

    据测算,从经济效益上看,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360立方米以上,基本能满足3~5口人的农户一年所需生活燃料,建池户每年可节煤1.5~2吨,节约燃料费1500元左右。

    目前,重庆市永川区正常使用的沼气池有4万口,一年可为农民节约燃料费6000万元以上,增收节支效果十分明显。从节能减排效果上看,燃烧1吨煤要产生2.7吨二氧化碳和0.02吨二氧化硫,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已经成为农村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为零。

    农民用沼气替代煤后,每口沼气池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吨,减排二氧化硫0.03吨。按70%用煤农户计算,全区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826.7吨,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目前,永川区沼气普及率为15%,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0%。随着农村沼气户的进一步增加,农村沼气新技术正成为该区农村节能减排的又一手段,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雷文新 罗健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农村沼气 农学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