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内容说明,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形式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抓农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和视野思路,也要随着这种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弹好农村经济发展这架“钢琴”,才能弹奏出全音符的优美乐章。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新的经济业态正在不断地进入到农村,许多村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创造了很多新经济形式,开发出了很多新产品,特别是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农村经济发展大潮中不断壮大起来,大有超越一产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势。但是,在总体形势大好之下,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农村经济现实增长点少。先说一产。平谷区的支柱行业是两项,一是果品,二是畜牧。果品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潜后,突破性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随着比较效益的下降,群众种果树的积极性有所减弱,部分农户已经出现弃果转行的迹象。这不能说不是个信号。而畜牧产业,近几年抓了商品肉鸡生产,因为占地方面限制,投资大,收益不高,没有实现突破性增长。近两年,我们抓了“峪口禽业”世界最大的蛋种鸡场的建设、西樊各庄300万只亚洲最大的蛋鸡场的建设,应该说效果初步显现。峪口禽业到去年底已新建10个分场,并已装鸡生产,另有5个待建,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个亿。300万只蛋鸡场建设已步入正轨,到11月,青年鸡场100万只雏鸡将要装笼上架,到2012年,300万只蛋鸡场可望有100万只鸡开始产蛋,到2013年就能达产。达产后会有10个亿的产值。这两个项目加起来共可增加15亿元的农业总产值,这是今后农业经济总量增加的两个现实的增长点。但这两个项目也有局限,直接覆盖的农户大致在2000多户,利益覆盖面还不是很大。再说二产,在农村范围内,除马坊工业区会有一些企业开工外,其他各乡镇在近期开工的企业可预见的不多,新增农民务工就业很大程度要依靠兴谷开发区。三产领域则策划和启动了若干个大型项目,虽然展现出很好的旅游发展前景,但离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距离。
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我们还没有开发出足够的、适合当前农民素质的就业岗位,农民现金收入的来源还很大程度依靠一产。据2010年全市农民现金收入统计数据显示,平谷农民一产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0.8%,高于第二位延庆县1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说明平谷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果品产业,但同时也说明二三产业不够发达,没有足够的对群众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
农村经济小主体和大市场的矛盾还很突出。这一点表现在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一产领域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果、畜、菜、渔,几乎行行都是如此,经营成百上千亩种植业的企业微乎其微,养殖业的规模也普遍不大。二三产业也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但以一产为甚。从一、二、三产的融合上看,真正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行业还没有。我们不缺环节,缺少的是链条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价值链条。对于小规模、小企业,过去我们曾赞扬过,叫“船小好掉头”。但小也带着很多弊端,要求经营者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什么都要去做,但什么都走不远。我们很多产品为什么都是处在价值链的最低端?我们的经济为什么没有内在的竞争力?很多都因为“小”造成的。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充分。这主要是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农村以外的生产力要素是自由流动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农村的则不然,作为农民最大的资产、资本的土地,是很难通过市场交换转换成货币形态的。农村的土地是只可以生产保民生的低值农产品,只可以给自己解决居住问题,只可以自己或和其他法人、自然人合伙做产业,而不能按照市场规律自由地把资源投入到收益最高的经济领域,造成最有产的变成最没钱的、最没有发展能力的。这几年国家虽然在土地使用权货币化上做了一些实验性尝试,但离市场化还很远。平谷区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上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创立了一些机制,目前应该说只是个开端。另外一点是,农村以外的土地使用都是有成本的,但在农村是无成本的。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农民实现了零成本用地。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件大好事。但是,无成本就无压力,无压力就无动力。现在大量存在的土地利用低效、土地流转乏力,应该和此有直接关系。从这个方面讲,对农村经济发展又不是件好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04/17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