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在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根据光温条件,发展再生稻,可实现一种二收,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要掌握好再生稻高产技术,主要的栽培措施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品种。再生稻产量的高低与品种关系密切,总体原则是穗数型品种再生力较强。如准两优1102、冈优1577、特优航1号、B优827再生力强,可作为西南再生稻区的主推品种。

    2.种好头季稻。为了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头季稻播种期应适当提早3~5天,每穴双株,每亩栽1.2万穴左右。头季稻本田每亩施纯氮8.0~10公斤,其中底肥50%(并配施相应的磷钾肥),蘖肥20%,穗肥30%。头季稻纹枯病防治是提高再生力的关键,一般要防治两次,第一次防治适期在头季稻最高苗期前后,第二次防治适期在孕穗期前后。用井岗霉素在上午稻株有露水时施药。

    3.施足粒芽肥。头季稻齐穗期至齐穗后5天,亩施尿素15~20公斤,具有促进头季稻灌浆结实和更显著提高再生芽活芽率的双重效果,故称之为“粒芽肥”。

    4.见芽收割头季稻。检查稻田中间的稻株上休眠芽开始破鞘现青是收割头季稻的最好时期,它较之以籽粒成熟度确定头季稻收割期更方便、准确,而且可缓解高温伏旱对发苗的影响,以实现再生稻多穗高产。

    5.高留稻桩。生产上要求留桩33~40厘米。保证在9月中旬齐穗开花,结实率稳定在80%以上。

    6.加强田间管理。头季稻收割时,应尽量保护稻桩;头季稻收割后,结合清除田间杂草,亩施用5公斤尿素作发苗肥,促进休眠芽早发多发。如遇晴天或高温收获头季稻,应及时用水泼浇稻桩,以防稻桩失水造成再生芽枯死。有条件者可在再生稻已抽穗60%~70%时,每亩用“920”3~4克对水50公斤喷施,促使再生稻多而整齐,以提高再生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而高产。发苗至抽穗期采用浅水灌溉,齐穗后湿润灌溉至成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熊洪徐富贤研究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水稻 尿素 休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