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波涌洞庭 水利三湘


    □□本报记者高文

    湖南,因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湖南既是水资源大省,也是水利大省;不仅水系复杂、水网密布,而且水资源相对丰富、水利工程众多。湖南的发展,既受益于水,也受制于水。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田水利设施至关重要但日渐脆弱:180多万口山塘大多没有清淤,蓄水保水抗旱能力不足;数十万公里的斗渠、支渠、毛渠没有衬砌,灌溉用水浪费严重;1.3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中,还有几千座小型水库由于病险问题,不能充分发挥蓄水灌溉效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湖南省水利厅厅长戴军勇说。

    农民受益小农水

    今年春天溆浦县洑水湾乡出现一件新鲜事:3个村的村民自发筹资比赛兴修水利。

    据新田岭村村委主任石沅好介绍,村民们看到邻近的金桥村村民筹资7万多元修好了红星水库700多米的渠道,也主动向村干部要求把村里的渠道同样搞3面防渗硬化。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得到大伙响应,半天时间全村就筹资2万余元。村民们主动上工地修渠道,现在渠道硬化进入收尾阶段。

    听说金桥村和新田岭村都在兴建水利设施,青江屯村村民不甘示弱,一呼百应地纷纷筹资,共募集资金近8万元,结合高速公路经过该村扶助的资金,硬化主渠道、支渠道4000多米。村民万吕毛说:“我们村也想和他们比一比,不仅比进度,更想与他们比质量。”

    “真没想到能够起示范带头作用,还引发了一场春修水利竞赛。”金桥村村委主任金必旺介绍,硬化了水库渠道后,本村1000多亩良田旱涝保收,下游2个村近400多亩良田也受益。3个村的村民你追我赶兴修水利,不仅进度快,还要求乡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评比,看哪个村的水利设施质量搞得最好。上述水利工程完工后,确保了3个村3000多亩良田的春耕生产用水。

    湖南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赵传成介绍说,困扰农村多年的小型农田水利,如今建设思路日渐清晰:在完善“民办公助”机制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

    农业生产有底气

    湖南根据实际确定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对于今后湖南农田水利发展,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欧阳彪介绍说:“省委省政府把农田水利纳入今后5年到10年的重点任务,全面完成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全省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77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这些措施可望从根本上扭转我省农田水利设施明显滞后的局面,较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湖南省各地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以规划为龙头,把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相对集中,整合使用,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全省累计整合烟水配套、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支农涉水资金20多亿元。全省134个县(市、区,含10个农场)编制完成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全面开展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完成3.26万口山塘21.6万亩水面清淤扩容建设任务,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武县双溪乡贝溪村以香芋产业为支撑。“水是庄稼人的胆,党中央如此关心水利建设,我们农业生产就有底气了。”村民陈桂城对于香芋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农业综合开发 支渠 斗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