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棉花奶奶”半个世纪的“三农”情怀


    她为农民推荐棉花良种,但有些农户,并不是一开始就愿意接受她的良种。1996年,她在《中国棉花》上看到石家庄农科院研究员赵敬霞培育的一种抗虫棉良种,便自费购得2袋种子。她拿到洪治村去,让农民李家才试种该品种。那时,抗虫棉还是个新鲜玩意,李家才不乐意,万一种子不行,一年的收成岂不完了?李文英只好拍着胸脯保证:“你试种2亩田,如果减产了,我拿工资赔你!”到了收获季节,李家才的脸上乐开了花。这两亩田的棉花,比其他农田产量高出一大截。

    2000年,李文英又从武汉引进美棉抗王1号、2号,安排在洪治村八组张祥林的田里种植,面积2亩。张祥林家有棉田4.5亩,亩产值1511元,在八组产值居第一位。有人问张祥林,采用了什么秘方获得增产,张祥林自豪地说是“李妈”引进了好的抗虫棉种子,村里人于是纷纷找李文英要良种。

    经过长年的实践,李文英还成功摸索出一套防治措施,帮农民有效抵御被称为“棉花癌症”的枯萎病和黄萎病。有细心的农民算了笔账,仅救活的病苗就让每亩增收80~100元。洪治村的棉花因为病虫少、质量优,成了秋收季节棉商最喜光顾的地方。

    为了让农民们抓住时节抗病抗虫,她自己出钱编写农业病虫害情报,每个月打印出一到二期,复印数百份,亲手发放到农民手中;家庭贫困的农户,她奉上种子、化肥和农药;为了及时通知农讯,2009年她配备了一部手机,每月的话费就是不小的数目,更不用说每次下乡需要的交通费。

    退休后走村串户21年,李文英的布包里总是装着两个馒头和一瓶水。“那是她带的干粮,她唯恐给农民增添任何负担。下乡时,她十点前没吃过早饭,下午两点前没吃过午饭。”了解她的村民告诉记者。

    2009年5月18日,李文英在村民田里做完调查和记录,返回途中不慎掉入一个小水沟。四周没有一个人,76岁高龄、身高不足1米5的李文英在水沟里挣扎了十几分钟,最后抓住坑边的草好不容易爬了出来。事后李文英跟村民讲起这件事,说自己差点“光荣”了。村民说:“李奶奶,你是个好人,一定会长命百岁。”付出了那么多年,李文英不求任何回报,但是农民真挚的话语却让她泪流满面。

    长期在基层与农民打交道,在有些人看来,李文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2007年大学同学毕业50年聚会,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的20名同学中,李文英算得上最“寒酸”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穿着解放鞋的人。其他同学,有的当教授,有的出国,有的在大城市,有的当官,有的经商,唯有她在农村“一贫如洗”。

    “当我上台讲述几十年来在农村为农民服务的经历时,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当我讲到我历时10年选育成功的‘鄂枝03’优质棉推广到全国很多县时,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时,好多同学都哭了,我知道,他们不再是对我怜悯,更多的是为我骄傲。”李文英感慨道。

    这位已经退休21年的老党员,至今仍坚持每年写工作总结。“有人问我,你不收报酬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只要对农民有利,我付出就值得,我从不后悔。又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能在退休后仍坚持在农村又干了这么多年?我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承诺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要实践自己的诺言,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坚持,再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出最后一把力。”这是李文英2008年工作总结中的一段话。

    她的内心充满对父母、丈夫和子女无法弥补的遗憾。舍小家,顾大家,忍辱负重是她生命的底色

    一心扑在“三农”事业上,李文英对家人的关爱少得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李文英在百里洲镇驻点时,丈夫郑荣棣在枝江七星台镇从事农业机械工作,一条长江无情地将他们分开。结婚五十多年,李文英和爱人真正相守的时间却只有十几年。期间,他们生育了一对儿女,一家四口常年分居四地。李文英在百里洲,丈夫在七星台,儿子在枝江县,女儿在武汉。

    对儿女,李文英欠的“债”似乎永远也还不清。1958年,李文英将8个月大的女儿郑棣英送到了汉口的外婆家。随后,她就下乡去了湖北的山区秭归县。春节回汉口,女儿会叫妈妈了,可叫的不是李文英,而是李文英的妹妹。此情此景,让李文英潸然泪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田间地头 种子 枯萎病 农业技术推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