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富硅技术破解土壤重金属污染难题


    □□

    本报记者梅隆

    以“富硅技术造福中国”为主题的“活性硅‘融地美’——土壤重金属修复新技术交流会”近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一个小规模的新技术交流会。

    会上,美国泰瑞国际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菲利斯向与会者介绍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土壤重金属解毒新产品——活性硅“融地美”在各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在美国、智利、加拿大、厄瓜多尔、泰国等地多年应用证明,该产品不仅具有缓解土壤重金属作用,还能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种植小麦、水稻、玉米、香蕉和辣椒等作物,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菲利斯的报告引起了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大、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上海市崇明县蔬菜办、北京市通州区蔬菜种植基地参会专家的热烈反响。据了解,目前国内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适合大规模农田土壤重金属治理的科学修复模式。之前国际上已有的土壤重金属解毒技术费用非常昂贵,而且效率低下。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国际上先进、高效、低成本、简单实用的修复技术。喷施后,该产品与重金属产生无毒无害的重金属硅酸盐结晶,解决重金属流动性,眼下已被我公司引进国内进入试验阶段。”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说,每年每亩投入成本最低只需要60元左右,就可缓解土壤因重金属造成的污染,让土壤逐步恢复活力。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采矿和冶金生产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河流以及生态环境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危害国人健康,如近期发生的“血铅事件”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重金属污染还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据报道,目前我国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有资料显示,华南地区有的城市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连片农田受镉、铅、砷等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昂贵的水晶玻璃中含有浓度高达15%~17%的一氧化铅,但从没有人因此中毒,这是因为硅可以控制水晶玻璃中铅的流动性。因此,活性硅同样可控制其他重金属的流动性。”菲利斯在谈到该项技术能够缓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理时说,经过活性硅“融地美”的处理,可以把重金属成百上千年地固定在土壤中。

    与会专家认为,该项新技术的引进为解决我国目前的重金属污染难题找到了一则破解之策,由于涉及面太广,能否有效推广还需拭目以待。

    据记者了解,由环保部牵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布时间指日可待。由国家设立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也已经筹集完毕,增加财政投入将为解决我国重金属污染问题直接输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蕉 辣椒 农业技术推广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