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北运河”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  本报记者王东生文/图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业局召开的北运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现场会上获悉,去年北运河流域内62.16万亩农田共计减少折纯化肥投入2471吨,生物技术处理并资源化利用作物残体90多吨,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对北运河流域的污染,农民采用综合防治技术节本增效3095万元。

    综合防治前先摸清基本情况

    北运河流域主要包括北京城区及海淀、昌平、朝阳、顺义、通州、大兴、丰台、石景山等区,流域面积442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7%,流域内人口1300多万,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流域内经济总量约占全市80%以上。北运河承担着流域内90%的排水任务。有关专家调研表明,流域范围内每年向北运河产生的COD(耗氧量)总量高达9万吨,其中农业污染源每年产生COD约3.02万吨,占总产生量的34.6%。

    农业对北运河所产生的污染,主要因过量施用化肥所致。调查表明,北运河流域内化肥利用率仅为25%左右。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化肥,通过留存土壤、溶于雨水、灌溉水渗透移动和排放大气中,对全流域产生污染。

    北京市相关部门将“北运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整合项目资源,开展耕地养分调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及物化服务、有机肥培肥地力、肥料监督抽查等工作。初步制定了《北京市农田肥料使用控制和管理意见》,提出将流域内化肥用量控制在每亩播种面积50公斤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2010年,北运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启动,北京市通过农业面源污染调研及5400个土壤抽样检测,摸清了北运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基本情况,以此制订出以面源污染控制施肥、提质减量与土壤培肥和设施蔬菜残体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并在流域内建立了100个粮田、蔬菜、果树等土壤污染风险监测点,制定了面源污染预警机制。

    据记者了解,为提高农民参与综合防治的积极性,北京市开展了优质商品有机肥和配方肥补贴。对流域内肥料投入品进行安全监管,杜绝不合格肥料投入品的使用。检测有机肥、化肥的有效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共300个样品。推广畜禽粪便与设施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面积500亩。

    综合防治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针对化肥的农业面源污染,北京市提出了4项措施:一是面源污染控制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通过化验土壤的养分含量,由土肥部门提出科学配方,从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肥料投入;二是提质减量与土壤培肥技术推广,通过优质有机肥、专用肥等新型肥料的补贴应用,调控肥料的科学配比施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设施蔬菜残体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好氧菌堆肥,将蔬菜园区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四是同时加大对流域内肥料投入品质量的检测,建立流域内土壤氮磷风险监控制度,制定相关政策。

    在大兴区庞各庄镇北里渠村番茄大棚前,村民陈永告诉记者:“刚开始我对测土配方很怀疑,认为施肥量太小,番茄不可能长好。不过,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了对比试验。”结果,陈永对“试一试”的效果深感吃惊。他对记者说,没想到自己的蕃茄单产能比村里的平均水平高出不少。因为种菜年头短缺乏经验,陈永的大棚番茄产量一直不高。大兴区农科所经过测土为陈勇出具了施肥配方,并将大棚一分为二进行对比,一半按照配方施肥,另一半按原习惯施肥。收获后经实地测产,测土配方施肥的番茄产量达到5492.03公斤,比习惯施肥4974.24公斤增产了517.79公斤。试验说明,农民是参与综合防治的主体,只有他们思想意识的转变才会有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一年来的综合防治,北运河流域内62.16万亩农业用地共推广应用补贴有机肥5000吨、专用污染治理肥料3500吨,二氧化碳肥13万袋。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并资源化利用作物秸秆、蔬菜生产废弃物、残枝落叶及生活垃圾等农田废弃物90.5吨。北运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表明,流域内肥料利用率提高7.5%以上,小麦每亩减少折纯化肥投入3.14公斤,玉米减少4.16公斤,蔬菜减少8.77公斤,瓜类减少7.78公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综合防治 化肥 番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