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杨
6月初的西南四省市,夏粮收获已近尾声,仓满粮足。农业部部长韩长赋5月30日在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指出,西南地区增产贡献突出是今年夏粮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
沉甸甸的增量贡献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粮食生产包括夏粮生产各有特色。单从总量上讲,四省市夏粮产量2010年总和201.8亿斤,占全国的8.19%,比重不大。
“今年西南地区夏粮贡献更主要体现在增量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强调。从增量角度看,2010年全国夏粮比上年减少8亿斤,其中西南地区由于遭遇特大干旱减少30亿斤,可谓影响重大。而据粗略计算,四省市今年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至少24亿斤以上。据最新各省农情调度,云南省预计夏粮产量比2010年增加110多万吨(22亿斤);四川省预计夏粮增产2亿斤。记者从贵州、重庆相关部门获悉,贵州省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且产量增幅较大;重庆市夏粮有望保持稳中略增。
西南四省市耕地多在盆地之中、高原之上,地形多样地块零散,独特的农业生态属性决定了增产多为不易。“我们四川人多地少,发展农业生产只有充分利用‘两冬’(冬闲田、冬闲土),精耕细作提高复种指数,同时运用一切手段减少耕地撂荒率。”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深有感触。
最高海拔达2868米的云南省宣威市正在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使原来乱石层叠、荒芜贫瘠的山坡地变成田垄成行、沟渠相连的平整地。今年5月下旬,韩长赋在当地板桥镇西边村考察时,充分肯定了云南将中低产田改造与推进高产创建相结合,通过平整土地、良种良法、机械耕作等措施配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做法。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表示,中低产田改造是为子孙后代造田,全省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改造2000万亩耕地的目标。
做好做足科技增粮功课
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切实贯彻全国粮食增产行动各项部署,把科技增粮的功课做好做足,经过8个多月田间辛劳,西南地区始有如今丰收景象。
秋冬种,仲夏收,着手最早的是重庆市,去年7月初,重庆便对秋冬种工作和科技增粮各项措施进行重点部署。农业部召开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后,各地迅速掀起秋冬种高潮。在贵州,秋冬种作物生产和适用技术推广任务被层层分解落实到农户、田间地块。四川省派出专家指导组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抓好开沟排湿,预防湿害威胁,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技术培训,抓住高产播栽期,强化药剂拌种等播种技术落实。
转过年后,气候条件总体适宜,四省市立足高产创建及其辐射带动作用,采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协调和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机“五良”配套,进一步加大间套种、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有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和产量形成。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集成技术覆盖率、粮经复合种植比例,改造中低产田与高产创建相结合,西南四省市夏粮单产增加较为明显。据贵州、四川两省农情调度,贵州夏粮单产相比增20%以上;四川单产259.5公斤/亩,比上年提高4.5公斤/亩。
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
西南四省市去年经过大旱考验,今年的主要“敌人”是低温和病虫。
重庆市在1月和3月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低温雨雪天气。“经历去年的重灾考验,我们始终把防灾减灾作为工作重点,始终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没有松懈。”重庆市农委主任夏祖相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工作,及时下发防治技术意见,将农技总站、农科院、种子站、农委粮油处专家和技术人员分14个工作组会同各区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农户进行蹲点现场技术指导。针对年初凝冻灾害,贵州省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先后多次召开紧急会议,下发多个文件,强化应急值守,抓好灾情调度,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深入灾区实地调研。
四川省抓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了很好的节本增效作用。据统计,全省今年小麦条锈病越夏区、冬繁区实现药剂拌种全覆盖,完成小麦药剂拌种1400多万亩,占播种面积70%以上。全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08万人次,开展现场咨询和田间培训2100余次。出动机动喷雾器20.4万台次、手动喷雾器150余万台次。防治小麦重大病虫2399.42万亩次,防治区平均每亩挽回小麦损失28.8公斤,共计挽回损失8亿多斤。在贵州,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在工作中周密部署,做到责任、监测、任务、技术、监管、培训的“六落实”。今年全省防治小麦重大病虫发生面积407.17万亩次,防治率达到80.66%,挽回损失3万吨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14/16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