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张国凤
搬出大山,告别望天田,告别干打垒,告别苦咸水,踏上希望之旅,搭上幸福快车,走上致富道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扶贫实践证明: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把培育增收致富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确保移民群众发展有基础、致富有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就先后组织实施了引黄灌区吊庄移民、“1236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扶贫等,累计异地搬迁66万人。其中自2008年起,自治区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用5年时间完成20.68万人的搬迁任务,到2010年底搬迁定居移民16.08万人。
六盘山模式成德政工程
三年前,六盘山区开始实施县内生态移民。5月9日,记者来到六盘山下移民新村的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利民村。
据村民杨鹏程介绍,利民村2010年10月份建成后,第一批居民随之搬来。为了让搬迁移民彻底改变居住环境,政府统一修建了600栋民宅、村内道路和日光温室等。每两间房子只向移民收1.3万元、三间收2.2万元;花费3.8万元的日光温室只向移民收3000元,价值1880元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只收300元。政府给予一个农户的补贴总共达到五万元。而且,每个移民户都免费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节能炉,自治区扶贫办还帮助每家建了一个集雨场。去年冬天,每个搬迁来的移民户还发了1500元的取暖费。
村民马志海说:“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条件,大伙儿都愿意搬过来住。用上政府帮助建好的日光温室,今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
固原市原州区移民办副主任海成瀛介绍,像马志海这样当年入住、当年有收益的移民户在利民村有100多户。有了这样成功的经验,今年六盘山区把当地生态移民和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让每户移民至少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同时,将住房建设与生产功能区同规划、同建设、同交付,为移民群众搬迁入住提供坚实的生产发展物质基础,从而形成生态移民的“六盘山模式”,让更多的山区移民受益于生态移民这一德政工程。
早搬早主动早移天地宽
六盘山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三年两头旱,十种九不收”“种了一袋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固原市原州区红庄乡冰沟村是深居六盘山外缘叠叠沟的自然村,因村口有一长年不化冰冻之沟而得名。
2002年6月18日,这是一个让冰沟人永远值得记住的日子。张志民和他的乡亲们在政府移民车队的一路护送下,来到了中宁县长山头农场,开始了新的生活。
按照易地搬迁政策,张志民全家得到了3间崭新的砖瓦房,还分到了10多亩口粮田。
为了稳定住移民的心,农场出台了比如采摘枸杞优先雇用移民等一系列帮扶规定,移民们的生活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张志民说,“摘枸杞对山区移民虽说是件新鲜事,可凭着山里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劲儿,一天下来每人依然能够挣到二三十元。”
说起移民搬迁的感触,张志民坦言,“当初往下搬确实有些舍不得,不过从现在来看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早搬早主动,早移天地宽。”
把产业开发作为移民工作重中之重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生态移民35万人。此前,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宁夏召开山区生态移民攻坚动员大会强调:生态移民攻坚绝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实现搬迁安置只是阶段性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根本目的。既要重视前期搬迁,更要重视后期扶持,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地扎实推进。
据介绍,自2008年实施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各县(区)按照“特色、优质、高效、增收”要求,培育和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先后建设了50个产业示范点,初步形成了原州移民区的设施果菜、同心移民区的圆枣、海原的西甜瓜、沙坡头移民区的高酸苹果等产业格局,彻底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同时移民从低效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劳务、商贸、交通运输业,拓宽了致富空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23/16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