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赵经平
60多年前,他怀着对水稻事业的热爱,来到当时还是人烟稀少、“米贵如油”的北大荒,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耕耘。
60多年间,他在这片曾被认为是水稻高产“禁区”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汗水和智慧,让当年水稻面积不足5万亩,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的北大荒,成为了稻花飘香的“北大仓”,累计生产粮食4285亿斤,交售商品粮3404亿斤。
60多年后,已经88岁的他,还在田间地头耕耘,他说:“哪怕我有再为稻农减少一个瘪粒儿的希望,也要继续努力到底!”
他就是跟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人称“寒地水稻之父”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专家徐一戎。
攻克寒地水稻高产“禁区”
“我把发展北大荒的水稻,立为我一生不懈的追求。为此,我在六十多年的工作中,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命运如何坎坷、遇到多大困难,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个追求。”徐一戎说。
冬寒春凉、无霜期短的北大荒,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水稻不能高产的地区。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徐一戎在北大荒工作期间,先后试种观察了50多个品种。1981年初秋,就在徐一戎在北大荒试种新品种水稻初见成效时,一场突来的早霜冷害给北大荒水稻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秋收后一算,受灾地块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稻农种稻积极性严重受挫。第二年,北大荒水稻种植面积由43万亩一下子降到18万亩。
“这段时间我心中特别难过。”徐一戎说,“经过反复思考,为了解决北大荒种植水稻的低温冷害技术问题,我开展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课题研究。”
经过苦心调查,徐一戎使用自己研究筛选出的稻种,再配上旱育苗栽培法,结果使秧苗健壮产量大步提升。他们先在水稻研究所和最南、最北的两个农场扣秧棚试验“旱育壮苗”技术,收到成效后,开始向北大荒87个种水稻的农场组织推广。这项技术现已成为常规技术,列入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中。1984年垦区有21个农场受早霜冷冻,其中8个场与1981年同样重,但通过应用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水稻收成仍平均达400公斤/亩左右,其中有60%的面积亩产超过了千斤。
旱育壮苗栽培技术的成功,使寒地水稻高产具备了基础。然而这一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关键性技术不到位的问题,造成产量不高,使推广面积下滑。这又引发了徐一戎的思考。“好的成果要让千家万户接受,科技工作者需要做更多更细的工作。”徐一戎说。
于是,徐一戎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开始探索旱育稀植技术的规范化,生育进程的标准化,对40多年积累的种稻经验进行梳理、规范,综合组装形成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即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苗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推广中职工、稻农说,用“三化”栽培技术种植水稻,1亩水稻等于2亩旱田的产量、3亩旱田的产值、4亩旱田的效益。
据统计,黑龙江垦区从1985年开始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全面推广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以来,水稻单产已由1984年以前的2396公斤/公顷,发展到2010年的单产568.9公斤/亩,水稻总产已占全垦区粮食总产量的60.2%。
全心全意为稻农
为了真正把技术教给稻农,几十年来,徐一戎把一年时间划分为三大块:一百多天研究理论;一百多天下稻田;一百多天讲课培训。几十年来,他先后完成了24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资料翻译和学术论著;走遍了垦区每一个水稻作业区,行程9万多公里;培训水稻种植户50多万人次。
“我在技术推广中,通过现场看,就能说出用的什么品种,施过多少肥,预测出十天以后这片稻子会长到什么样,到秋你这块地的稻子能打多少粮。开始,有些人不信,到地头服务的次数多了,大家就相信我推广的技术了。”徐一戎说。
为了推广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一系列技术,徐一戎经常累到嗓子冒烟,腿脚跑肿,每次讲课都场场爆满,职工、稻农们没有一个唠嗑的,生怕听不清楚。会场里常常是椅子摆到了讲台根儿底下,过道处还是人挨人。一些稻农甚至带着干粮,带着水,带着板凳,走十几里路来听他的课。有一次在八五八农场,大礼堂装不下,大冬天把窗子打开了。窗户外的人搓着手、跺着脚听;在水稻所组织的一次现场会上,徐一戎现场解答问题,从早上一直到傍晚。主持人宣布解答最后一个问题时,稻农马上递上一张条子,写道: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再让我们多提几个问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21/16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