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本报记者文洪英

    4月13日上午,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针镇联胜种养专业合作社,42岁的理事长邓卫兵有些激动地对记者说:“去年洪灾,冲走了我3.6万只鸡,整个鸡场频临绝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市、区、镇三级政府,天天有人来帮助我恢复生产,并鼓励我要坚强地面对灾难,区农业局局长吴辛不仅到处帮我联系鸡苗,还到省里、农业部帮我争取救灾资金。虽然是大灾之年,但因赶上了鸡蛋销售旺季,不但没亏钱,还有点盈利。我现在已有3.8万只鸡,去年收入达60多万元。感谢政府,离开了政府我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2009年以来,江西省农业厅大力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10年底,江西像邓卫兵这样的种养人才已有28万余人,占全省乡村人口总量的1.1%。

    真心实意重视人才

    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建成说:“农业要有大发展,人才工作必须要有大发展。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一定要在人才上下功夫,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各级党委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切实抓好,形成全社会尊重、支持和开发人才的合力。”

    2010年11月8日,江西历史上第一次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莫建成出席会议。

    省农业厅党委书记毛惠忠更是大型会议必讲人才工作,中心工作必考虑人才问题。厅党委仅去年下半年就组织召开了4次会议和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近两年来,厅党委专题研究人才工作达到21次。

    农业厅副厅长程关怀具体分管人才工作,经常召集研究部署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深入基层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厅长办公会还专题研究,从今年开始,每年安排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经费40万元,解决无专门经费工作难开展的问题。

    萍乡市搭建了全省第一个院士基地,吸引院士博士10余人投身建设萍乡,同时开展百位农业人才风采展。

    多措并举培育人才

    江西省农业厅人事处处长万秋根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共投入培训经费6.5亿元,举办农业干部培训班500多期,培训人员5万余人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2000多万人次,起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群的作用,造就了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抚州市临川区农业局局长吴辛对记者说,该区通过农技推广机构、农业广播学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各种渠道培训农业实用人才,带动群众致富。抚州市罗针镇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方金山、周贵香夫妇是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能手,种植蘑菇10多亩,效益十分可观。他们致富不忘本,教给当地农民种菇技术,目前该镇种菇专业户不下30家,每户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周贵香还不无自豪地说,他们至少有上万弟子分布在全国各地种菇。 

    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2009年以来,江西省农业厅通过各种平台造就实用农业人才。一是开展抓好千名领导干部帮扶千家企业活动。组织全省农业系统1288名领导干部分别为134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2300多个。二是切实开展种粮大户帮扶“一五一”活动。组织省、市、县农业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与粮食种植面积1000亩、500亩、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三是切实开展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活动。四是切实开展农业信息现代化服务活动。

    此外,江西还依托产业化、合作社和创业基金等专项资金,带动基地上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到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7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870家,拥有社员9.5万户,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20.6万余人,直接带动基地建设6590个,基地面积1070.6万亩,直接带动农户347万户,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78.7亿元,户均增收1800元。

    尽心尽力善待人才

    毛惠忠说,江西农业人才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农业研发人才总量增加到6000人左右,省级农业科研领军人才达到50人以上,省级农业科研首席专家达到100人以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增加到66万人左右,基本形成依靠人才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蘑菇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