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总量来看:中国种业市场的规模已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50亿元左右,未来随着种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900亿元。从种子需要量来看:国内每年有约125亿公斤的种子需求量,但目前国内三分之一的种子实现了商品化,种业公司仅能满足40亿公斤左右的需求,约80亿公斤种子还是农民自留种。
针对如此大的市场缺口,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力争到2020年,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而去年推出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更是引发了种业的大震动。
新办法将企业的准入门槛抬高3~6倍,持证的8000家左右企业大部分会因不具有资质而出局。针对办法,种业内迅速出现两个阵营。支持方认为,此举可打造中国的“种业航母”;反方质疑,不少原创性的中小种子企业,其育种思路与市场结合更为紧密,已培育出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这类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面对如此高的门槛,将会带来一些小品种、地方特色品种的种质丢失。
有专家计算,一个成立10年的3000万元规模的企业,10年间年均要创700万元的纯利润(所得税25%,税后,下同)才能达到现在的1亿元,500万元的企业10年间年均纯利润要达到250万元才能形成3000万元的企业。目前大多数种子企业的经营规模刚由“温饱型”发展到“小康型”,除了少数上市公司敢说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其余较大型的企业,能否拿出1亿元来注册?
毋庸置疑,从国际种业发展趋势看,产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当前种子行业仍面临规模小、市场运行不规范、品种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以及常规育种资金匮乏的难题。但从10年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大提高。2001年国内有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资质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2家,2006年达到97家,现在已有100来家。从种业前50个企业的经营额来看,2000年为30亿元左右,2004年在70亿元左右,2010年达到100多亿元。从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看,2000年超过10%,2006年为28%,2010年在30%以上。
事实上,中国农作物种植模式和品种存在多样性,应有大的种业集团经营重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但也应有中小种业公司经营具有地方特色、小品种等作物种子。按这两个思路发展的企业,都有生存空间,如果一味强调“大”,数量不大的小品种、地方特色品种等可能将面临着种质丢失。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去年底就曾表示:除培育大型种业龙头企业之外,还应“选择不同性质、不同层级的种业企业,根据不同作物特点,积极发展‘专、精、特、新’种子企业,推动种子产业结构优化”。
对此,种业专家也提出:解决种业“小、散、弱、同”的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强化对大企业的保护,中小企业应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完善产业链不同企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关系,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联合舰队。
种子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研究部署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并制定了2020年目标。发展种业整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急功近利和浮躁的作风无法做到。侬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18/16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