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合力作用实施专项推进 ——内蒙古兴安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王一民张五四黄朝武
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有3个比较有特色的肉鸡养殖小区:这里有不同于一般地区的专业合作社——由政府出资聘用专业人员成立合作社,负责对养殖小区统一进雏、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养殖所得利润全部归农户,合作社人员定期接受政府考核。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突泉县肉鸡养殖小区在3年内迅速扩展至64个,饲养能力达到3000万只,成为兴安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日前,记者到兴安盟对当地农牧业产业化进行了调研,看到一个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盟,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晚、困难多”的不利条件下,“高起点、上水平”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过程中,有着诸多闪光之处。
政府倾力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破题”起步
兴安盟辖三旗两市一县,其中突泉县的农牧业产业化在全盟起步相对较早,极具典型和代表性,尤其是肉鸡养殖,几乎每个到突泉的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印象。在太平乡曙光村惠泉肉鸡养殖小区,记者也为这里颇具规模的养殖产业化景象感到振奋。
惠泉肉鸡养殖小区占地100亩,建有20座鸡舍。去年9月1日开始投雏,每栋鸡舍每批饲养5500只,按全年养殖5批计算,年出栏量达55万只左右,利润在120万元以上。建1个大棚成本14万元,政府贴息贷款4万元,
财政补贴2万元,农户自筹8万元。
如此大的一个养殖小区,从进雏到销售全靠一个具有政府公益性质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来运转。合作社代表养殖小区与龙头企业——安达牧业签订协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合作式发展,利益共享,雏鸡、饲料等由企业提供,费用等肉鸡销售时一并扣除。合作社还负责与公司协商价格,随行就市,遇到市场风险时公司对肉鸡按照每斤3.8元的保底价回收,保证每只鸡让农民至少挣两块钱。
在政府的扶持下,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推动着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快速成长。
然而,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既无法人地位,也无利益维系,能否持续下
去?兴安盟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张福君说,财政投入毕竟有限,这种形式是产业化起步之初的创新之举。等农牧业产业化实力发展壮大之后,政府将从中退出,转而引导和扶持各类具有市场法人地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化进程。
作为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革命老区,突泉县农业人口比例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下,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在兴安盟其他地区普遍存在。对此,兴安盟盟委书记王程熙坦言,落实中央提出的“以工促农”战略,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起步,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促进农牧民增收,多年来一直是摆在兴安盟各级政府面前亟待破解的一大课题。
2008年突泉县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率先提出集中用力推进肉鸡产业化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辟出专项财政资金予以扶持。两年里,两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雨润集团和吉林安达牧业相继落地,吸引企业投资5.2亿元,直接吸纳劳动力9000余人,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兴安盟其他各旗市县也纷纷“开足马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突飞猛进。截至去年底,兴安盟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08家,实现销售收入50.69亿元,吸收1万多劳动力就业,带动农牧户10万户,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获得的收入达3000元以上。
重视规划引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格局初见端倪
面对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新兴态势,兴安盟适时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七年大变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行政推力、政策引力、干部精力、百姓合力”四力作用,从基础抓起,高起点起步,实施产业专项推进,使各地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化突破口,乳、肉、禽、粮油、薯菜、林等六大主导产业及其相关的饲草料等产业群体开始构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14/15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