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养殖回暖 鮰鱼价格猛涨市场前景良好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养殖户陆金胜近日盘算着,今年他想一门心思都投到自家池塘里2万条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中。为了这些鱼苗,陆金胜可没少费工夫,他不无感慨地说:“今年的鱼苗价格高不说,还很难求到。我是几经周折才从四川一个供应商那里买到了一批不错的苗种,商议了半天最后以16元/斤的价格买了下来,这已经比市场价格低了3-4元/斤,可比起两年前却翻了十倍有余。”

    提起斑点叉尾,可能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这是一种产自美洲的鱼,由于生产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肉嫩味美、易于加工(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养殖业主和加工厂的喜爱。中国渔业协会鱼分会常务副会长萧友红表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该鱼种到现在,2005年至2006年养殖量曾一度达到高峰,可就在斑点叉尾“当红”之际却受到美国贸易壁垒的制约,导致出口急剧下降,致使养殖户从2007年开始纷纷放弃养殖,斑点叉尾 的价格也曾一路跌到1元/斤。但是在2009年年底,斑点叉尾却“咸鱼翻身”,价格猛涨。2010年,价格已涨到7元/斤,到现在,湖北、湖南等地的斑点叉尾 价格已达10元/斤。

    养殖规模锐减是斑点叉尾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湖南、湖北作为鮰鱼的养殖大省,目前的养殖量已大量缩减。湖南怀化市的十几位曾经养殖斑点叉尾的养殖户早在2008年就放弃了养殖。湖北省嘉鱼蜀湖水产养殖场负责人罗一鸣说,养殖场从2007年年底就转养罗非鱼等淡水产品,周围不少苗场前几年都纷纷倒闭,这可能导致了鱼苗供应紧缺,价格猛涨。

    萧友红分析指出,受前几年价格低迷影响,很多养殖户把亲本当做商品鱼处里掉了,导致目前种质退化。即便从美国进口的苗种也是商品鱼,而不是良种。要培育出良种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鮰鱼产业短期内难以真正复兴,因此还需继续加强良种场建设,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中国渔业协会鱼分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 鱼产品出口急剧下降,出口总量9289吨,同比下降45.32%,出口额4211万美元,同比下降36.67%。萧友红说:“目前湖南、湖北两地的斑点叉尾 基本不做出口而转向内销,而四川也只有100多吨的产品出口。”

    不过,萧友红仍然看好斑点叉尾鮰的市场前景。由于鮰鱼肉质细腻、无肌间刺,是很好的火锅原材料,鮰鱼消费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发展迅猛。同时因为近几年我国鮰鱼的出口规模、渠道都比较规范,美国从我国进口鮰鱼的数量有所增加。

    陆金胜正是看准了内外需求的不断加大,鮰鱼产业前景正转好这一现象,才急忙在去年年底购置鱼苗,指望能在今年挣上一桶金。

    萧友红强调,既然中国斑点叉尾鮰加工出口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就应该迅速实现与美国市场接轨,产品一定要符合欧美的标准。“由于美国的出口认证成本高,使得不少散户、小企业纷纷退市或被大企业吞并,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更有利于鮰鱼产业的规范化及规模化发展,这样会增加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将对内销市场起到规范引导作用。”萧友红说。

    《新农村商报》白舒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斑点 斑点叉尾鮰 数据 种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